大家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什么是良言,什么是恶语,我们不甚了了,你眼中的良言可能是他眼中的恶语,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快来看看,下面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你中招没?
一、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就是用道德标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是邪恶的。
例如:
妈妈看见孩子做事儿拖拖拉拉的,跟不上自己的节奏的时候说:“你老是这么慢悠悠的,实在没有责任心!”
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不想做,那么他就是“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面前,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二、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
最常见的一种比较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例如:
你看某某某那么听话,比你强多了,你怎么不学着点儿!
98分?你以为自己了不起啊,你怎么不考一百分呢?你看某某某每次都考一百分!
这样的比较极易引起人心理上的不适。
三、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负有责任。当我们想回避这种责任的时候,就会通过攻击他人来实现。
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们闯祸被老师或家长发现后互相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是某某某叫我干的”,这就是在回避责任,也可以说是把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攻击行为。
还有一种回避责任的典型行为,有些女性出于自身经济依赖或者情感依赖等等原因不得不留在痛苦的婚姻里无法离开的时候,常常拿着孩子当借口“要不是为了你们,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实际上,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并没有要求母亲这么做,母亲用这种理由回避了由于自身原因无法离开婚姻的责任。
实际上,人只有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每一个选择都是基于自我的需要做出的,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掌控感。
四、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强者常用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经常发生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父母对孩子……之间。
例如: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如果你这次再考不好,我就不给你买……
如果你表现得好,我就带你吃好吃的。
你还敢哭?再哭就打死你!
这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是不是很熟悉?你中枪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