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新学期如期而至。本学期,我承担了三个大一班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一如往常,第一次课程是介绍认识的关键时刻。第一节课甚至决定了这一整个学期课程的进展状况。虽然这样的第一次课程上过不下三次。前一天晚上,我还是精心将做好的课件,再次完善。自己对着电脑课件和镜子模拟上课情况,时不时删减内容,做好笔记,小心翼翼,不容有一丝差错。我最害怕听到“xx学院而已,不必太当真;xx课程而已,不必太较真”如此等等。虽然我的课程是“无关紧要”的考查课,虽然我的学生大部分可能是基础不好的学生,虽然很多人觉得在国内上大学玩玩就行。我还是希望,我的课堂里,认真听课的学生,能够学到,哪怕一点点的知识。关于英语,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人生,哪怕是一点点裨益。而我必定把我对于语言习得的经验,对于生活的感悟“倾囊相助”。
第一节课里,我给每个班介绍了本学期必读和选读书籍,搭配“读书报告”的任务。此时便听到讲台下几个男生小声嘀咕,“反正我不爱读书,我就不写了,就20分,不要了呗”。“读书报告反正可以网上抄抄咯”。对于国内大学里的作业抄袭,论文抄袭,考试抄袭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大到信用缺失,道德败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于是,我在课堂上说道,“写不写是态度问题,写不写的好是能力问题。一个录取你的大学不会因为你的能力而放弃你,但是会因为你的态度而抛弃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里需要完成的任务。当然,你可以浑浑噩噩过完,你也可以精彩的按自己的意愿过好”。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无形的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每个阶段,无不像一场考试,作不作弊,怎么作弊,选择权总在自己手里。记得我高三的时候,学校开展了数次“诚信考试”。在没有监考,没有摄像头的教室里,学生自主考试,哪怕是分发试卷,学生之间都是没有考试内容相关的交流讨论的。确实,到了那个阶段,我们需要的便不是虚假的分数来满足自己的好胜欲和虚荣心。我们需要的是掌握真实的状况,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查缺补漏,完善提高。
于是到了高考结束,大学阶段;甚至大学毕业,工作阶段;以及结婚生子,乃至人生的各个阶段,哪一个不是开卷考试的阶段,检验测试的内容也许各不相同,但考核的都是“独性”。2017年我养成了两个好的习惯——读书和运动。从17年8月开始,每天读书;9月开始,每天走跑5km+,一直持续到今天,从不间断。在读书和运动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也曾加入过不同的社群,监督自己。 “读书打卡和运动打卡”,和目标一致的伙伴并肩行走,彼此亦师亦友。打卡社群里有各种作弊的手段,但是参与进来的伙伴们都不屑如此。毕竟保持这两个习惯,参加这两场诚信考试不是任何人的要求,却仅仅是对自己的交代。
如今回首,养成这两个习惯的21天并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保持每天如此,半年以上,确实不算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尤其是在外出旅行,出差,雨雪天和冬季等等人为的非人为因素影响下,坚持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我很庆幸现在我仍然在坚持,并且是快乐地坚持,而非痛苦的挣扎。其实我们远比想象中更闲一点。我们可以在工作日辛苦加班后,抽半小时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一边享受多巴胺分泌给身体带来的放松,一边沉下心来享受和自己身体心灵独处交流的时光。我们也可以在行走异地的时候,在飞机上,高铁上,乃至地铁公交上安静的读一读时间管理,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在匆忙的旅途中寻觅一丝安宁。我记得自己健走、跑步的脚步触及到跑步机,操场,社区广场,地下停车场,农家院子,厂房,甚至原地走或者跑,可以说除了懒惰,没什么可以阻挡每日5km+的运动量了。
此后,陆陆续续在给自己布置不同类型的开卷考试,包括每日英文,每日瑜伽,每日手账等等。而坚持越来越不是一场难事。与它相遇,生活更美好了!2018年有很多计划,不同于往年的是,我把每个计划都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在进行,并且定期做复盘。每天24小时,过得更有意义了!惊蛰已到,万物复苏,快快行动起来,莫让年华空流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