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给自己留下的真实而清新的印记,就像星光点点散落于每个人的过往足迹中。文字是活过的证据,是用心生活过的馈赠,是生命在每一步努力中发出的微光。
诚然,对于每个人的智慧本性来说,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光影,但每一个文字所携带的温度,所承载的信息,却成为生命从迷茫到朦胧,再到完全觉醒的最真实映照。
这几年自走进雪漠文化后,通过阅读和学习写作,我没想到自己竟然也留下了一百多万文字。这些文字里,有的显得非常稚嫩,与我的年龄完全不相符,像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有的夹带着那么一丝固执,凸显出生命的狭小;有的带着淡淡的伤愁,似乎生活中总有那么多连绵的阴雨;有的则高亢激昂,好似冲锋陷阵的战士;还有的充满了自责和愧疚,是一颗灵魂渴望打碎自己,实现升华的明证。
岁月以直线前进的方式永不停歇着。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在滚滚向前的车轮中被动地走着各自该走的路。但对于一个渴望觉醒的灵魂来说,沿着这条漫长的时光隧道,文字能非常清晰地彰显出我们能量的起起落落,以及心灵螺旋上升的曲折路程。如果从宏观上把时间轴压缩,让其以快进的方式播放,则一个人行进的脉络绝不亚于一部惊人的大片。
今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中的女孩曾经是一个模特,当她的事业处于巅峰时,她自身却因为心性的稚嫩,常因为遭受一点小小的挫折便情绪爆发、陷入抑郁,致使事业几次要达到盛景时,就被迫突然中断。后来她继续不断经历,不断地遭受失恋和事业的起落,在学习的路上投入了许多,终于渐渐成熟,变得稳重、理智和明白。她说,心性的成熟一定得经历许多次许多次的锤炼,而非像注射催生剂的快速鸡一样,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地成长。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快速长成的东西是有毒性的。
这个视频看了后,心里又多了一分坦然。那就是,不要怕自己曾经犯过许多错,也不要担心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格缺陷。因为发现不了自身的缺漏,就不会带来真正的成长。当一天天能照见自我、打碎自我时,越来越完美的自己是必然会来到的。
今早静坐我与自己来了一场对话。我问:为何我会缺乏足够的自信?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比如外相,比如技能,比如文笔,比如性格等等。这些不足来自哪里?来自跟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我就不会觉得自己不行。为什么要跟别人比较呢?好像这是一种自发的机制,如果不深入观照,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更进一步问自己,我会看到,是因为内在有一个坚固的“我”在。这个自我,总是想攀缘,想证明自己,想出类拔萃,不落人后。这种虚荣心,来自于自我匮乏,缺乏对真我的认知,所以一直在现象层面抓取。
更深层的看见,需立在生命的本源去觉察。呈现出的这个我以及纷繁的一切,难道不都是本源所投射的影子吗?生命的本质唯“觉”而已,一切只是觉性下的光影。此躯体,只因“觉”的灵性在起作用,除开觉,它与尘土无别,与泥巴无异,与大自然本就是毫无二致的整体。而此“觉”,并非需要什么做证明、做依托,它远远超越于一切之上。如果将视角定在这种觉照中,哪里还会有生命的遗憾,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自叹不如?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历虽看似平凡,有时甚至狗血。但没有这些东西的打磨,对人性的洞察不会变得深刻,智慧也不会轻易地得到。越是低落处,越是智慧积聚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懂得许多知识的大学者,不一定是睿智的人,面对生活可能还会一地鸡毛;但经历越丰富的人,反而能活出一份豁达。
在西部曾经有这样一个唱贤孝的老人,他双眼看不见,人们叫他瞎仙。在贤孝很风行的时代,他的生活还算勉强能活下去。后来时代变了,他再也没办法靠唱贤孝糊口了。但即使穷得家里没有白面了,他也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保持着他的高风傲骨,坦然地接纳着一切。这样的人,确实值得仰视。
智慧就是如此,它与外在的金钱,地位,官职毫不相干。它蕴藏在庄子的穷困洒脱中,它在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西去扬起的尘土中,它在最平凡的上善若水中,它在我们每个人最本真的源头处。只要我们能够日日向内观照,省察,就会发现它是每个生命的内在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