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篇:孩子学习学什么10
(接上篇)
5)责任感:
在之前《内驱力》的系列文章中探讨过责任感的问题,有一种培养孩子内驱力的方式就是责任驱动。这个意志品质在今后的篇幅中还要展开讨论。
责任感作为一个优秀的意志品质,向来被人们所推崇。人们都比较放心地把一件事情交给有责任感的人来做。但是前文说过,责任感是双刃剑,对他人来说当然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对有责任感的个体来说,可能会产生压力,从而对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那是不是对个人而言就不提倡有责任感呢?非也。责任感一定要有,但是对个人来讲也要理解个人能力有限,许多事情不是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而不要为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烦恼忧愁,甚至焦虑抑郁。
责任感与生俱来的比较多,许多有责任感的人小的时候就有责任感,当然也不排除许多人成年后,或者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变得有责任感。
责任感其实就是无论谁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能够形成一个闭环。所以说有责任感的人都是非常靠谱的人。无论什么事情交给他,都会比较放心。所以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团队的中流砥柱。
一个有天生责任感的人,对任何事都会有责任感。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但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责任感,却有可能是只针对某件事有责任感,而对其他事情责任感就缺失。比如说一个人只对工作有责任感,而对家庭却没有。这样的情况大概率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责任感。
后天培养责任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给他责任,并让他承担后果。
6)自律
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除了情绪以外,还有习惯,外界的影响等等。
为什么父母都想让孩子上好一点儿的学校?优质的老师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一个优秀的集体中,孩子变优秀的概率很大。即使变不了优秀,也大概率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相反,把一个优秀的孩子放在一个负能量的集体中,即使这个孩子再优秀,也大概率会被同化,甚至学坏。
如果孩子真的由于某种原因到了这个环境,那么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认知和自律。这里所说的认知就是懂得是非。也就是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很多孩子就是认知出了问题,认为错的思想和行为是对的,才走入歧途。认知问题不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假设孩子认知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决定孩子发展的因素就是自律。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周围的环境都不认可,但是自己也能坚守初心和底线。许多落马的领导干部就是因为不能自律才腐化堕落的。孩子的自律能力低下,所以在不良的环境中很容易走上歪路。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拥有超高的自律性,那么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无论处于什么阶层或阶段,也一定能厚积薄发,脱颖而出的。
锻炼孩子自律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延时满足,这个在以前的篇幅中多次谈及,这里就不再赘述。(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