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听到最多的词,人工智能,网红,直播,流量,知识付费,变现,贩卖焦虑,共鸣,养生,社交电商,还有什么....欢迎大家补充。
这么多的选择,这么诱惑,这么多可以出名,或者创造财富的方式, 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我们真正get到技能有多少?或者我们真正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多少?
重数我手机里面的APP,除了日常使用社交,支付,视频类的,剩下的就是各种学习软件及小程序,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混沌大学,天猫读书,KEEP,简书...
人很容易得一种病叫做“假像”,就是你买了一个课程,感觉自己真的就学会了这个技能。”
还有一种说法:“你是什么类型的人,看你的朋友圈就好。”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知道我多少人跟我一样,买了一堆这个课程,或者下了一堆APP,真正长期学习的好像只有那1-2个。所以你的钱和时间都去哪里了?投入产出值超低,最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重复这种行为,最近流行什么,我们应该要知道,反正也不贵,99元可以3步教你如何写出10W+的文章等等
之前一篇文章里面看到一段话觉得特别适合我今天写的内容:“
大脑吸收知道的机理从来都没有变:“听讲只能让你吸收5%,阅读可以吸收10%,和朋友讨论吸收50%,实践则能吸收75%,教会别人吸收高达90%。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思考,为什么网红可以赚很多钱,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为知识付费买单,因为:“教会别人吸收高达90%,其实真正受益是他们,因为他们在吸收着信息,分享,整合信息,并输出观点,态度,慢慢沉淀,至少他们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拍视频,学习化妆,学习怎么表达,学习怎么对着镜头说话,学习理解要卖的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而我们为我们自己买单的知识内容除了听了30分钟,我们还做了什么?
绝大部分普通人是焦虑的,所以希望自己也在学习点什么,或者在做点什么?所以他们开始行动了,下载更多APP,购买更多知识内容,让开车,走路,或者地铁上都能持续学习,这样至少我们很努力不是吗?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办法赚取更多金钱??
努力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当然,一个正确合适你自己的微小的改变只要你坚持或许能在未来发挥200%的可能性,这里为什么说正确合适?因为如果不合适,你的热情只能让你坚持3天,没有办法渡过300天,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没有收获,只有金钱和时间浪费,细数我们有多少金钱是丢进池塘里连声响都未听到我们就转身出去下个池塘了。
写到这里我需要反思一下,
我订购的英语课程至少有3种,不同APP不同小程序,没个1千也有800吧,截止到目前真正在听的0
读书类的APP:各种APP都有,持续订购的只有樊登,已经有3年了 每年是400左右
其它学习类:混沌大学,买了1年的,好像是1299吧,截止目前好像最开始的几期有听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钢琴课:报了一个学习班,去年报的到现在好像去了4次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运动健身类:瑜伽课1年的,坚持去了3个月,后来因为住宿,距离关系没去了,目前在家跟KEEP练习,至少浪费3000, 健身私教课,这个全部上完了。
截止目前日常真正在用的 :樊登和Keep
七七八八,除了金钱的浪费,最重要的是我们听了,看了,却不会运用,这才是我们说的,你看起来很努力,但是没有用的结局。
我们经常会说:“买东西要买性价高的,所以我们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然后日常使用率和使用时间会相对较多的,这样性价比才是真的高,而不是一件事物本身的价格高低。
所以你知识付费的内容都快到期了,你还不把APP删除,看着心烦还占手机空间,偶尔看到还要自我鞭策一下,最近好像没有读书了。看了5分钟,算了,今天好累还是闭目养神一下吧。
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权浪费自己的金钱,时间,但是从小我们就学过:“浪费是可耻的,既然花钱,那就再多花点时间认真研究和衍生一个你看的到,听到的内容,长期以往应该会有惊喜,就像我现在没事写点东西,虽然写不好,但是一天天我觉得还是有一些进步的。
既然都开始做了,那就做的更好一些。
我是一个很爱分享的人,喜欢跟别人聊天,也喜欢听故事,喜欢睡觉,喜欢一切未知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