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昙花一现固然灿烂,但我更爱细水长流的隽永。
早上读雅典娜的文,文采顾不必说,但真正折服我的是其日更1218天。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心中的天平一直都是偏向持久力而非爆发力的。
比如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其修建始于西周,止于明朝,持续了2000多年,这种旷日持久的修建呈现给世人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
水滴可穿石,愚公可移山,都不是靠一时的爆发力,而是靠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如当代愚公黄大发,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9400米的救命渠。解决了当地人的用水问题。
爆发力可以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可是对于真实的生活,要运用的爆发力的机会还是相当少的。比如,我从来都只心水每天做早餐给我吃的平凡而不是为我挡子弹的豪情。
无他,在这个和平的社会,挡子弹的几率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每天煮早餐,简单的循环,但真能坚持就不简单了。
单调的事情重复做,需要的不是激情,而是持之以恒的耐力。
其实爆发力也叫激情行为,或者叫冲动行为,也是很珍贵的。因其而成就的许多故事也万古流芳。比如黄继光堵枪眼,还有在各种灾难中舍己救人的让人敬佩的人,他们平时都是普通得丢人群里找不到的人。
比如接住从楼上掉落的婴孩的快递小哥,比如因救落水之人而遇难的义士,还有要救父亲而托起一辆汽车的女孩等等。这种在生死存亡关头所迸发的力量,我认为是人类最真实的也是最本源的力量。
这份真实的力量来源于内心最本真的爱,是无差别,但不是可以随时使用的。毕竟我们与真正的自己已经分离太久了,我们活在念头和欲望中,并因为太长时间地沉迷于这些执念而忘了本来面目。
甚至为性本恶还是性本善争论了两千多年。这都是因为已经不认识自己,以妄为己,以欲为我所致。那是不是本来的自己就不存在了,本来的自己就被种种执念所扼杀了?并没有。
很多人会问在危难关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为毫不相关的人舍弃生命?我们称之为舍生取义。为了自己的亲人,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因为血脉亲情。
为了毫不相关的人舍生取义之人,除了被夸奖其见义勇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似乎就只剩下激情或者爆发力才讲得通。可这份爆发力这份激情或者冲动的勇气来自哪里?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只有那样才是他们自己。就在那一刻,最是危难的时刻,那个被妄念被欲望捆缚着的真我彻底醒来。
他们认出了那些虽没有血缘关系却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也是他的家人。那一刻没有了你我之别,那一刻在时间之外,那一刻的身心灵的合一恢复了他们本有的力量。
这就是一切舍生取义之人力量的来源。这也是大部分人,那些未参与未接近只是听到甚至只是看到图片或者听到描述的人会热泪盈眶,感动哭泣的原因。因为那就是真我之间的呼应。也是爱的呼唤。
那我为什么会感动于天天为我做早餐的承诺,而无视为我挡子弹的豪言?因为天天做早餐,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是真我未被唤醒前的反人性的行为。能做到的都是非一般的人。
灵光乍现的激情行为,只要刺激够,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激发真我,那是爱的昙花一现。但真我未觉醒,而可以日日为我做早餐,那是爱的践行。
所以,我的心一直偏爱拥有持久力的人。不管是哪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都是可以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