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崂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小渔村——王哥庄,一个小渔村,一个不产小麦的地方,却以其独特的“大馒头”远近闻名。
作为青岛土著,王哥庄大馒头的地位可一直是馒头界的天花板,特别是大馒头在铁锅中蒸烤而成的“黄金底”,更是青岛人心中恋恋不舍的美味。王哥庄村民开发出的花样馒头,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将传统工艺融入当地民俗,生生将馒头做成了艺术品。
年前从网上订购的王哥庄花色馒头,造型新颖的馒头不但秀色可餐,味道也是绝佳,甜美松软,上锅蒸热后,喧腾腾的馒头比面包都好吃。听说王哥庄的花样馒头已申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畅销青岛之外,还远销北京、上海以及港澳地区。
“大”是王哥庄大馒头的金字招牌,其体积之庞大,轻则半斤,重则三斤以上,尺寸从小如碗口到大如脸盆不等。王哥庄大馒头可以让人瞬间尝出家的味道,吃出崂山的厚重与实在。王哥庄村民家家都会蒸馒头,走进王哥庄,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喷香的蒸馒头味道。村民在密方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鸡蛋、蜂蜜和崂山的清泉水,采用手工制作、大锅蒸制的特色大馒头。
王哥庄大馒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当你咬下第一口时,那醇厚的麦香、那满口的实在,仿佛能够瞬间将你拉回到崂山的怀抱。每一个品尝过它的人,都会被它那独特的味道打动,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崂山。
今年王哥庄大馒头更是露了“大脸”,大馒头竟然去春晚了,还是跟着警察蜀黍一起去的。
王哥庄派出所的民警利用当地大馒头的名气,和当地村民们一起创造性地研制出了反诈大馒头,取得了显著的反诈宣传效果!
今年去参加春晚的警察蜀黍马怀龙是青岛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刚刚过去的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马怀龙被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推选为2023“最美基层民警”。
他是独居老人的“儿子”、是没有血缘关系孩子的“父亲”……马怀龙腰间常“挂”着46把特殊的钥匙,每一把都是一份承诺。
在马怀龙警官参加春晚之际,王哥庄的村民们通过海岸警察王哥庄派出所送来了精心制作的大馒头!
于是王哥庄大馒头就跟着警察蜀黍一起去了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