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一个留言的回复

对一个留言的回复

作者: 王子殿下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22:17 被阅读0次

前一篇推送里有小姐姐给我留言道:

索性直接写篇推送来回复吧。里面也会涉及到我自己处理自己的相关问题时候的历程。

1

我认为,首先明确一点,考研难、竞争大是一件客观事实。

就我自己来说,我容易下意识把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忽略,更多地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比如不够努力,比如自己不能主动去争取。

尽管客观上来说,确实有部分问题或者说原因是来自于我自己,但一件事情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极端地将其归为其中一种。

首先明确这一点是想说,一方面,不要去过多苛责自己,我们能做得确实有限,有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另一方面,要做好可能会失败的心理准备。

还记得有次我问班主任,为什么很多事情他可以去谋划、去实施,而我自己常常仅限于脑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和感觉,而很难具化,更别说去实施。

当时他答说,一方面,我的能力和经历还不够,客观上确实做不到;另一方面,一件事情的实施,还涉及到“如果失败了怎么办”的问题。

我想,让我们不那么畏手畏脚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我们有底气去面对失败的后果,并且认为,或者自己的确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就是,如果二战失败了,肯定会有难过和失落,但最后自己能否坦然地去面对和接受,并能调整心态进行下一步的打算和谋划。

2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对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不等于,总把事情往坏的方向去设想。这其实是我自己存在的一个问题。

每件事情的走向如果假设是双向的箭头(←→),我常常设想事情会朝向坏的那个极端。但其实大部分事实是,它更有可能停留在中间的某个部分,并且涉及概率的问题。

极端的好不太可能,因为有很多因素我们控制不了;极端的坏,一般也不可能,除非运气特别差。

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中间这个可以控制的区域内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量让事情朝向好的走向进展。

而一旦有意无意地把事情的走向设想成两个极端,就容易陷入主动性低、行动力低的状态。因为会觉得,要么自己非常幸运,肯定可以成功,所以带着侥幸不想去努力;要么觉得自己肯定没希望了,索性破罐子破摔。

3

第三是,我认为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想考研的原因。

像你所说,你是因为对大学学习的向往,那这种向往是否足以支撑自己?或者往深层次去想,这种向往又是因为什么?为了暂时不想去工作?还是想要提升学历?还是对将来所读的专业有向往?或者就仅仅是因为想要继续上学。

并且,这样的一个原因,最好是属于你自己的一个理由,而不要是外在的要求和期待。

具体原因是什么,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尽可能去想明白的话,可以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在遇到问题或者需要抉择的时候,能更果断地进行取舍。

当然,这种想明白也只是相对而言,或许自己的想法会不断发生变化,或许有些想法还需要辨明,但要保持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保持对自己想法的察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当下的现状去争取机会。

调剂期间,我自己部分想法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不想再继续备考这个状态,不清楚的点在于,到底是不管学校好坏就去读,还是去工作,处于还需辨明的阶段。但幸好结果并不差,不用让我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抉择了。

4

接下来我想说的,涉及一些心理学的观点。

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习得性无助”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是在动物中发现的,后来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现象在人群中也普遍存在。

那就是,当人们多次在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境中受挫,并且体验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之后,人们常常会习得无助。也就是当遇到一些他们本可以解决和避免的事情时,他们直接放弃了尝试和努力,选择束手待毙。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了解释风格理论,将解释风格分三个维度,分别是: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

永久性是指,人们把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永久的,涉及时间上的跨度。悲观者认为自己的失败会持续下去,而乐观者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

普遍性是指,人们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在所有方面、所有情境中的失败。

人格化可以理解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本身的一些较稳定的、人格方面的一些特质。比如当失败时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糟糕的人。

比如留言中你提到,你最恐惧的驾照你考到了,你说看来有些东西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这表明你已经开始发现,在某些情境中,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成功的;一些失败并不是一直延续的。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乐观也是可以习得的。相信上面的解释风格理论也会给你一些关于乐观的启发。而如果你对具体的方法感兴趣,也推荐你去看一看塞利格曼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书的后半部分有介绍。我自己还没读到,就不在这里叙述了。

5

最后,我也想讲讲有关选择。

但这部分的内容是以我自己的经历以及现在的阶段而言的,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你,也可能并不能真正说动你。但你不妨先听我说说。

调剂期间,翻查了很多学校的专业目录和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在初试报名时,自己对这些都是缺乏很多了解的。

我一志愿所报的西南大学,我的选择依据主要是:一、心理学专业实力强;二、招生人数多,觉得相对来说上岸难度没那么大。但其实并没有特别了解该院校导师们大致的研究方向。

调剂时才注意到一些医科类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发现其实这些院校的研究方向,更符合我自己所预想的心理咨询或是临床心理的方向。

加之调剂的压力和困难,我心里难免会有“早知道就报某某学校的心理学了”这样的想法。但一方面并没有真正的后悔,因为也接纳自己报名时的局限,另一方面,确实意识到,在很多选择上自己还没有真的做到足够的了解和考量。

而我想向你传达的关于选择的想法是,可能你要去考量的方面与我的并不相同,但还是尽可能去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这些信息和资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一部分是外界的信息,比如院校的信息、考研的形式等等。

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根据你的留言,我暂时想到这么多,由于没有更多的信息,可能有些观点并不完全适用于你的情况,如果有需要,可以继续留言。

相关文章

  • 对留言的回复

    朋友留言: 自己觉得是一个爱生气的人,因为一点小事就能点燃内心的怒火。是内心想得到家人的关心,家人的关注,从外在的...

  • 对一个留言的回复

    前一篇推送里有小姐姐给我留言道: 索性直接写篇推送来回复吧。里面也会涉及到我自己处理自己的相关问题时候的历程。 1...

  • 留言的回复

    朋友留言: 读了老师的文章,每天四点起床写作,做早饭,跑步,读书。心里升起敬佩之心,赞叹老师的好习惯。 首先,不要...

  • 留言与回复

    ①朋友留言:“‘任何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只存在于过程。过程终结,意义价值也消失。 不停地写比写出什么更重要,热爱写作...

  • 留言的回复(四)

    最近写回复比较多,学会换一种角度看人生,那么人生就会呈现不同。快乐和痛苦,拥有和失去都是同时存在的。人们习惯于追求...

  • 留言的回复(三)

    朋友留言:这段时间心里很是烦躁,为什么呢?我认为都是他们的习惯,行为才让我有了情绪,才让我有了反感。 内心越想对他...

  • 留言的回复(二)

    知识属于过去,学习属于当下。只有不停的学,不断的习。才会变成智慧。认识自己是一生中都要学习的。 写作四年来,认识了...

  • 留言回复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以微博留言回复为切入点,带入其他留言回复的在运营中的作用,别人的留言回复是怎么做的,以及最初的回复留言时的状态。 ...

  • 回复小姐姐留言,回复自己

    这是一位小姐姐的留言 小姐姐你好,从你的留言中我看到了很多信息,我想说的一点是,同是天涯迷茫人,我似乎感受到了你当...

  • Django图书荐购云平台开发与实践 - 6留言板模块

    留言板模块包括读者留言和管理员回复,屏蔽或删除留言。 读者留言按时间倒序排列。 管理员回复的留言在每条读者留言的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一个留言的回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pt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