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带了2个月饼当早餐,上午吃了一个,下班吃了一个,味道不错
上午主管过来南山,说下周才能让我去自己负责的医院
跟年轻人沟通会更容易接受?中午交流时我表示适当的宣传更容易被接受,否则会反感
早上和7组组长沟通问有没有空出一天时间,让我们组新成员阿芳做一次分享,对方表示非常欢迎,最终确定今天(周一)分享
今天早上5号线比较舒适,1号线极度拥挤,从5号线出来转1号线时,地铁安保大叔拿着喇叭大声喊: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人不算太多,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可是他没看到上楼一转身就是车厢塞满人的1号线
下班路上编辑好文字,回家发了一条微头条,还吃了一个大石榴
表面和善,实际强势的人太可怕,我喜欢不来,凡是都习惯以自己角度出发,经常是别人话还没说完就立马以为理解了对方意思,然后打断别人说话,这不是好习惯,也不是一个好营销。
产房询问时如果遇到对方不打算捐或者不能捐时,在问对方是否考虑自存这个问题上,用的是封闭式提问,并且是否定式的。“那你们也确定不存了是吗?”“你们也不打算存了是吗?”听着本身就没有强烈意愿存,听到这样问10个里面有9.5个会直接答“嗯。”
感觉是自杀式提问,又感觉是因为快要下班的原因,抱着完成任务式的态度问而已吗?好安慰自己,也对别人有个“交待”:我全部都问过一遍了。
每当我请教一个问题时,也是还没说完,就立马跟我说教,当然很开心你能给我说,可是能不能听清我的问题后再回答啊?自以为我哪里不懂,借机还要“教育”我一番,我是不喜欢当面闹情绪而已,事实上心底一点也不佩服你,还是之前那位带教更合拍,该是怎样就怎样,那边她在忙的时候我愿意陪她一起加班搞到很晚,这边我一刻也不愿意跟她多待。
当然我也许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特别是多年经验的老人,但这是我的心里话,很多时候,站在听众角度,我的感受是这样的:语速超快的一大堆专业词汇向我袭来,显示你的专业,但我并不懂,我每次来你都说,说多了,你再找我说,我就反感了。
于是,本来很好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被做成这样的效果。该从哪里找原因?以我简短的观察,我有跟前面的带教聊过流程把控的问题,既然没有任何竞争者,每个环节都有机会接触到,来医院也不是一两次,那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细节省)制定一个整体的工作计划呢?
早上听到下周才能去新院,我第一反应就是今天从周一啊,哎,又要忍受一个星期,下午的时候,我想了想,这样的心态也不好,主要是对自己不好,我该怎么换个角度考虑呢?让我完全换成享受,接纳的心态去对待,肯定是不真实的。我想对我最合适的就是既尽量的满足自己内心,又抓住一切新知识点去学习,反正我的目的是对整个流程更加清楚,以此为重心,其他的随它去吧。
今天感觉身体很累,所以早一点洗完头发,早点完成学习任务,等下就早点睡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