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足少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筋第十三2

足少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筋第十三2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3-16 14:18 被阅读0次

足少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kāo;足少阳经的经筋,起于足第四趾趾端,沿足背上行结聚于外踝,再沿着胫骨外侧,向上结聚在膝部的外缘。足少阳经筋的一条分支,从外辅骨处分出,向上行至大腿部,在这里分为两支前面的一支,结聚在伏兔上后面的一支,结聚在尾骶部。

其直者,上乘眇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行的一支,上行至胁下空软处及季肋部位,再上行于腋部的前缘,横过胸旁,连结乳部,结聚于缺盆处。

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它的另一条直行的支脉,出腋部,穿过缺盆,穿出后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沿耳后绕至上额角,交会于巅顶,从头顶侧面向下走至颔部,又转向上结聚于颧部还有一支支筋,从颧部发出,结聚在外眼角,成为眼的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足少阳经的经筋发病时,见足第四趾掣引转筋,并牵扯膝部外侧转筋,膝部不能屈伸;腘窝部位筋脉拘急,前面牵引髀部疼痛,后面牵引尻部疼痛,向上则牵引胁下空软处及软肋部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乳部、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若是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则右眼不能张开,因为经筋上过右额角与脉并行,而阴阳跻脉在这里互相交叉,左右经筋也是互相交叉的,左侧的筋维络右侧,所以左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就是“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治疗这一病症应当用火针疾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病愈为度,针刺的穴位就是感觉疼痛的地方。这种病症就叫作孟春痹。

(原文)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kāo;其直者,上乘眇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今天学习了足少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踵,就是我们的脚后跟,为肾之要,为肾之镜。 《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结于踵。” 你观察...

  • 为何人会筋缩变矮?七种避免筋缩的拉筋法

    为何人会筋缩变矮?七种避免筋缩的拉筋法 十二经筋源于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中对于经筋的起始、循...

  • 《足少阳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法》

    关于足少阳胆经经筋的循行路线,经文曰:“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

  • 《足少阴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法》

    关于足少阴经经筋之循行路线,经文曰:“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

  • 黑眼圈

    黑眼圈到底是怎么来的?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讲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抵于䪼(zhuō)下。 䪼...

  • 读书笔记:《百年程氏针灸传习录》胆足少阳之脉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 《手少阳经经筋之循行路线主病及治疗方案》

    关于手少阳经经筋的循行路线,经文曰:“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牖外廉、上肩、走颈...

  • 你所不知道的带脉

    一 什么是带脉? 带脉,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

  • 疏通带脉

    多特瑞精油—疏通带脉 带脉,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

  • 【每日一穴】角孙穴:清热消肿 散风止痛

    角孙,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足少阳之筋的分布及发病症状——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筋第十三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fp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