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六,下午一如既往参加由孙主席主讲的经典读书会活动。
时间从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偶尔延迟一点。这次参加的人不少,大慨有十几位。大都是年龄比较大的,相对女士多点。主要是家庭没有负累,时间相对自由些的人参加。很多人意识不到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课程开始前,大家先全体起立,对着孔夫子的像行三拜礼。今天是群里的羊红带领大家做,蛮好的氛围感。
然后大家一起共读雍也第六全文。
接着孙主席开讲,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讲解。从6.11章,一直讲到6.19章。
雍也这一大章里面,感觉触动比较深得的是,一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这一章里面孔子表扬了颜回三次。可以看出孔子是多么喜欢颜回。
人能做到不迁怒太难了,我们在单位受了气,往往会将气撒到下属或家人身上。可是颜回确从不迁怒,说明,他能化解开这些怨气,分析或者看透其中的原委。
不贰过,对于一般人也很难,我们往往对自己犯过的错,不检讨,所以会再次犯同样的毛笔。
还有一句就是写澹台明灭的,行不由径,就是说他从不走捷径,说明此人很正直,不钻空子,是正人君子,所以后来孔子收他做了弟子。虽然此人长相不是太好看,但是后来澹台明灭去了南方,成了一个派系。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据史料记载:澹台灭明额低口窄,鼻梁低矮,长得实在是太丑了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在孔子看来,相由心生啊,一个人如果相貌堂堂,说明内心也是端正的。如果长得“歪瓜裂枣”,那肯定不是一个端正的君子,标准的人才。
但是,堂堂孔夫子,既然叫人家来拜师了,肯定不能因为人家外表不佳就将人拒之门外,孔子只能硬着头皮收下了这个弟子。
澹台灭明也算是心理素质强大,虽然能明显感觉到孔子对自己的嫌弃,但他刻苦学习,积极思考,从不懈怠。
一段时间之后,澹台灭明不仅学会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切实践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思想,将儒家学说落于实处。
学成之后,澹台灭明积极投身于实践,他主动前往被公认为“礼崩乐坏”的吴地、楚地等地游历为当地百姓传播真知。
后来澹台灭明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结草为堂,招收弟子300余人,专门诠释春秋大义以及孔学“修齐治平”的道理。
同时,澹台灭明也悉心教导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弟子,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学派,美名远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