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味书屋
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作者: 得其三昧 | 来源:发表于2025-09-21 05:55 被阅读0次

吴军博士在写了一些畅销书并多次获得文学大奖后,应邀为“得到”APP学员开《阅读与写作50讲》课。课程上线后,我参加了学习。今年,看到了根据课程编辑完善的《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一书,我又重温了吴军博士的教诲。
比起其他同类书籍,这本书有2个特点:
一是讲义体裁及语言风格结合得特别好。在语言上,他采取的手法是书面呈现了讲义内容。读起来,感觉更亲近,没有居高临下给人讲课的感觉。作者写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亲身感受,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在写法上,体现了强烈的逻辑感,兼顾了对象感,有针对性。
二是传递了一些科学的理念。比如,大语文——一种通识。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人的生活。我们要听懂别人说的内容,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有效的沟通。要读懂别人的文章(书籍),才能理解作者表述的内容,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心理活动。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都是为考而学,从入学第一天就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锻炼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记日记,到学写记叙文、说明文,再到写议论文。高考时的语文水平,很可能就是有的人一生当中颠峰时期水平。其实,高考结束,人的生活远远还未结束,读小说、赏文学、写文章,往往是很多人的普遍需求。

对我而言,这本书非常实用。
比如阅读的方面:
1.阅读理解在干什么?
阅读是理解他人的重要手段。作者在传递信息,我们在接收信息,阅读就是实现信息转换。转换些什么?7个要素,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发生what、发展how、结果why、哪一种which。其实,能够实现这7个要素的转换,就达到了合格的阅读标准。
回想一下,自己当年做过的阅读理解题。咦!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再来推敲一下出题人的考虑——的确,这7个要素才是最基本的。所以问的就是这些的问题。
2.阅读有哪些层次?
读懂作品本身内容、读懂作者本意、读懂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知道了阅读有这么3个层次,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阅读提出具体的要求。每当读完一本书,我们就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存在浅尝辄止的问题。如果长期都只读到作品本身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努力改进读书的层次,层层加深阅读和理解。
3.阅读有品味吗?
阅读不但有品味的高低,而且如果品味不高,阅读再多的书籍,读到再多的知识,自己也成不了大学问家。要构建阅读的品味,必须走正道,而且要循序渐进。所谓走正道,就是要注意信息的来源,读有专业背书的内容。同样是某个领域的书籍,一些只顾收益的出版商就不可能与国内知名品牌的出版社相提并论。循序渐进则是要先读教材等文献作品,建立一条基准线;然后读权威综述,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成果;再进一步读一些学术专著。
这又给我提了一个醒:阅读要有目标,有基准线,读有质量的书。只有守住了阅读的基准线,我们才可能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迈开阅读的脚步,走上阅读的正道。只有我们使自己的阅读肩负着高尚的目标、使命,我们的阅读之旅才能走得更远。

又如写作方面:
4.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应该将书的内容在大脑过一遍,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使书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假如有印象模糊的内容,一定要记录下准确的东西,从而防止自己记住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对于阅读的收获,主要记录全书的轮廓、细节和知识点、写作技巧和手法这3方面的内容。
的确,我们读书都应该有收获。不是无用的阅读,而是有效的阅读。对我而言,在3方面的收获中,写作技巧和手法是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其实,阅读是学习写作最直接的方法,也就是说,读书不应该读到即止,读书应该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学习写作提供范本。我们评价一本书写得好,有时评价的角度就是从写作手法和技巧开展的。对于这类书,多数是文学书,就应该充分学习借鉴其手法技巧了。另外,我们记录自己不清楚的内容,对于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留存备查,都是既简单又适用的方法。
5.怎样才能写出畅销书?
写作是传递自己信息的手段。写作是“两个人的事”,作者不仅要表达好自己,还要理解读者的心理,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要写出好文章,是不是就是要锻炼好的文采?不对。而是要注重结构和逻辑。作者的《文明之光》等作品之所以能成功,原因在于,一是选题好;二是内容内容真实,有独特性;三是材料组织得好,读者能够读得懂。
我们写作一定要有针对性,所写的内容应该是在特定场景当中涉及特定对象的事。这样,在写作开始前就一定要有场景感、有针对性。要着力避免写作内容上的意识流和写作对象的空化泛化。另外,相对于文采而言,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才是根本。片面追求华丽的语言表达、花哨的表现形式,不如老老实实从规范的文章结构、文体要求来写,不如在有板有眼、严密的逻辑表达上下功夫,使自己的表述准准确确、规规范范,使人读来轻松自然,便于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大处着眼于小处着手——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om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