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黑板的演练作用
--王磊老师高效课堂研究反思之17

高效课堂极其重视黑板的作用,四面墙壁都有黑板,把学生到黑板上练习称作“上板”。
上板有其重要意义:可以复习旧知,上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重点字词内容、重点例题的展示,可以最大面积最大程度的发现学生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同时可以最大面积最大程度的暴露学生学习中的新问题,通过互改、点评、伴以补充、纠错、质疑、争论等,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这是其它方式方法所望尘莫及的。如果只把上板当成一种复习与巩固手段,或为上板而上板,失之浅陋荒谬。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上板。比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全班八个小组,老师就可以在每一个小组中抽取一名学生上板归纳。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待学生完成后,教师逐个点评打分。发现学生归纳中存在的问题而有针对性的讲解。再如归纳人物形象,亦可安排八名学生上板,而后让上板学生依次讲解,而后评分。
上板有利于学生演讲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书法艺术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板字体,以5厘米见方为宜。上板人数,应达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

操作程序:在教学时,教师一边安排学生上板当众练习,一边布置板下作业,不能顾此失彼。板下自学互助,同时交代注意事项:板上同学做完互改,板下同学分组互改,小组长汇报完毕,这时全班应集中精力进行板上点评,点评应由学生进行,期间伴以补充、质疑、挑战等,教师实时点拨,形成互动学习高潮。
板上板下要求有别。板上题少但要独立完成;板下题多可以协作,最后通过对改、点评等反复练习,达到最大最深参与的目的。

教师一定要根据板上和板下练习的状况,给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评价,而后评出优胜小组。
我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板上演练不够,只重视了学生的口头回答,这样练习的人数相当有限,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难以暴露出学生语文学习的问题,这一点今后必须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