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向选择。
当时单位已经三年没调整了。按惯例三年一调,那时候人事制度还比较有章法,也比较服众,至少从形式上说得过去,让大多数人即便心里有小委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当然真的自以为太不公平,也可以找领导说道说道。那时的领导还是有担当精神的,一般都会子丑寅卯地解释一番,略加安慰,稍加鼓励,答应下次考虑等等。
那次调整,领导也有自己的考虑。主要是上次调整时立足未稳,老搭档影响还在,人事安排未能完全体现自己的意愿。三年过后,形势大变,老搭档已退休,新搭档是自己推荐的,原先二个资历相当、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副局长也已调离,班子里又补充了三个年青人,现在基本上能够说一不二了。
主要领导年龄还不算大,也有一定资历了,仕途上还有进步空间,在选人用人的干部管理制度上有必要尝试着创新。给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后,决定本次调整实行岗位任职双向选择:中层主要负责人可以在全局范围内选择搭档和一般工作人员,中层副职和普通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中层科室。
无论心里真实想法为何,程序还是认认真真地走一遍。先是召开几次党委会,主要领导阐述了调整的基本思路后,各位党委成员各抒己见,以赞成为主调,从不同角度考虑了各种情况,对主要领导的思路进行了完善,最后形成调整方案,报组织部门批准。
二,竞争上岗。
三,皆大欢喜。
四,横生枝节。
五,机关算尽。
六,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