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都是“慵懒状”,当然在我看来不工作就是很闲,即使没有让自己闲着。比如说今天早上起床后去健身房跑了一小时,撸铁一小时,吃过午饭,在书院和语文死磕。晚上去游了泳,现在坐在书桌前回忆着。回忆着年前的兼职中的小确幸。
和他们相处,看着闹腾的“小恶魔”们,自己在下班后总会说着期待放假,等到真正分别来临时又觉得有点残忍。因为自己本是是学生,也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和学生都是“一期一会”,中途加入,一学期结束离开,也许没有再见的可能。而这段时间又相处的很愉快,真的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好不易“混”熟了,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但有开始就会有分别,那就开心的再见喽!
去年的十一月底到今年一月底,和小家伙们相处的两个月中,有刚开始不熟悉时的尴尬;有活跃过度的抓狂;有每天见面时看到那堆笑脸的舒适;有每天放学时各种关心的温暖......课余时间,随着问题的渐渐“升级”,也随着相处久了的熟悉,小“恶魔”们的变化也不少。
刚见面,“你是我们的新老师嘛?”“对呀!”“那好吧!”
一周,“一一,你来一下,我需要你的帮助”
一个月,“老师,一起吃零食呗?我们带了好多。”
后来,“我们今天完成作业很快的,你就有时间了,你是要去约会嘛?”
每天到教室,他们回来时都喜欢把书本、试卷“放”在我的办公桌子上,为的是“抢”我的桌子;每次放学后,他们喜欢将白天带到学校的零食带回来和我分享;他们喜欢和我开玩笑;喜欢撒娇耍赖并用;喜欢“争风吃醋” 在晚上下课后,他们每天都会在回家之前把脑袋伸到我的面前,“老师,再见喽!”“老师,明天见!”直到我回答后,他们才走,没听见或者没回答的话,他们会一直说,所以我会很快回应。有的和家长走到门口了,忘记了,也会回头,从门边探出脑袋说一句再见。若是我比他们先离开,他们会提醒我“老师,你自己回家要小心哦!”。每个孩子都很亲切,都很暖。
记得有次回来,看到桌子上的堆满了卷子,我很纳闷儿,问他们那是啥。
“你都不看分数的嘛?”
“当然是想让你也开心一下啊”
“一一,你能不能走点心”
好吧,看到试卷上的确都是九十五分以上的。
那书又是怎么回事?我要坐在哪?
“今天我要最先做完作业,你就坐在你的位置上就可以,桌子分给我一半”
“给我留三分之一”
“老师,我也想在前面来做作业”
呃呃,桌子给你们好了,我,走?准备出门给他们拿打印的作业纸
“妖怪,哪里逃”门被挡住关上了
天呐,每天很暴躁要抓狂的时候,他们又笑的那么的“可恶”,实在无奈。
还记得上次学校开的美食节,他们回来扔给我各种各样的小零食
“一一,我们商量着你把这些吃下去会变成熊出没里的那两只,所以就带回来了”
“对,要比每天把自己裹成雪人好一点儿,所以快吃吧”
一年级的神逻辑啊.......
那天,太吵,想要发火,看着其中一个递过来的作业还指了指让我先看,
题目是: 把 放进 。
然后他写的是:老师,你是把火放进脑子里了嘛?我瞬间笑场。
最后一段时间,我感冒了,看着我每天咳嗽、喝药,他们就格外乖巧,那天晚上,我拿了杯咖啡,他们以为是药,一个给我送了颗糖,一个给我拿来饼干“老师,一看就很苦,你先吃点,会好些哦!”
离开的前一晚,他们放学回来,陆续坐到座位上后,因为期末考试,没有作业,他们就围过来我的办公桌前聊天,隔壁二年级的一个小朋友敲门,走进我的教室,往我桌上放了袋面包,我很好奇,我对他并没有印象,而他,就说了一句“老师,给你,拜拜”。我还在莫名其妙当中,教室里的小家伙们也纷纷的回到座位上找吃的,把书包里的余粮放在了我的桌上,我问他们这是在干嘛,他们告诉我“告别也需要仪式感”。当天,放学也非常早,六点多就有家长接走,有几个最后走的小家伙在我打扫教室时画了画放到了我的包里,回到家,打开看到上面写着“老师,新年快乐,谢谢你”
.......
还有很多很多暖心的瞬间,都是在离别的瞬间涌现,那就祝愿小家伙们在未来,都可以健康长大,快乐永远。
谨以此篇回忆我和小家伙们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