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学做做,根本的事情忽略了。
停下来,研究自己。
否则就是外求。
不研究自己,就无法做到匹配,而这个是真正的做事,解决问题,创造反馈,实际到达,就在外求,相上。
而往往这样,根本一点外求的作用都达不到。因为想到的猜着的方法,根本不匹配,不在舒适区边缘。
本能的强大,轻轻一拽,就万劫不复,比如,想做的事犹豫间,手机已经翻过去2小时,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翻出来什么?
这种模糊,与匹配要做到的精细精准,相差甚远,没有任何关联。
不如停下来,想想睡着了,也别瞎做要好,别掉进去一遍又一遍要好。
分析自己,才是分析事情的开始。事情流程匹配5人格(先把内循环推起来,把吉他放在每天路过的地方)
以提升英语听力为例:
问题:为什么看得懂听不懂?
分析人:
1.视觉词汇≠听觉词汇,需反馈2-3秒。
2.认知负荷过重,语音+语义解析同时反应顾及不瑕
运用风险控制及管理体系思维解决问题:
1.流程思维——}层层漏斗找卡点(一颗老鼠屎)——}设计能够提供有限正反馈(作品/辩证)}匹配该事物发展的的阶段特征与人的内循环(5人格)
2. 具体流程及卡点
能听得清晰发音吗?
听清后,能识别单词吗?
能识别单词,视觉知道和听觉知道差距大吗?
识别单词后能跟得上语义的转换翻译速度需求吗?
单词ok后,来得及反应出整个句子的含义吗?
句子与句子之间,跟得上反应速度吗?
3.解决方案
第一阶段:语音数据库积累(1个月)
目的:听清发音,识别单词。
步骤1)听一句,写一句,大筛。
2)反复听,补充完整句子,中筛。
3)对照原文,找最硬的卡点。
4)跟读最硬卡点,从单词识别、语音、速度、语调各个方面,瓦解它。
补充:要找到语音问题,限制生词量和句子难度。
生词率低于5%,单词反应率(能听懂)+句子整体结构反应率60%以上。
第二阶段:实时反应训练(2--3个月)
1)影子跟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