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逍遥游》

再读《逍遥游》

作者: 小瑾爱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0-12-10 12:59 被阅读0次

再读《逍遥游》

这两天讲《逍遥游》,读懂就不错了,更不要说讲的出彩。

还记得第一次讲《逍遥游》,害怕到不行,只能在网上找讲课视频看,找到比较权威的黄冈中学老师讲的一篇,硬生生记下来模仿者讲了下来,其实不懂庄子说了什么,只知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好像是逍遥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说无为而有为,以为这便是真谛了。

现在带新高二,再次面临这篇棘手的文言文。备好课后,心中无谱,于是便读,读几遍后,只是能够将字词读顺。这几日天气湿热,闷热潮湿,苦于论文修改不顺,再加上要讲这篇逍遥游,最近也都是在讲文言文,支离破碎的词语真是完全破坏了语文的美感,真是苦闷到了极致。这一年的日子真的是够了,不能读书,不能写字,没有美的日子果然很无聊,我慢慢才发现,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自己没有创造美和保持美。后来又专门去网上听了逍遥游的讲解视频,蒋勋老师的,还有国学专家的,每个人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最受启发的是一个国学老师讲的,《逍遥游》中,文中提到的大鹏鸟的三次起飞,其实是不同的境界,第一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第一次大鹏鸟起飞依靠的是海运产生的大风;第二次,“去以六月息者也”,第二次大鹏鸟起飞依靠的是六月的大风;第三次,“绝云气,负青天”,大鹏鸟已经穿越了云,背靠着青天,已经无所依凭了,庄子在这里写的意境已经是天地、万物都不存在了,这就是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听完,似有所悟。

第一段讲完让学生背诵,突然读到“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什么了?这心里的疑问突然冒起,在文中也完全找不到答案。下课回到办公室,和张老师讨论,她刚好在一个视频中看到过,意思就是古人已经认识到宇宙是无穷尽的。我灵光一闪,原来是这样!汤之问棘,不是刚好就是大鹏鸟起飞的第三个境界吗?这样看来,刚好契合,所以庄子在这里的引用是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霎时明白。第三节又讲了2一遍第一段,突然又想,大鹏鸟真的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吗?不对,大鹏鸟要从北海飞往南海,它是很累的啊!它为什么要飞呢?大鹏鸟如果逍遥,那它就不用飞了,这说明庄子心中大鹏鸟还是不逍遥。那么人生在世,谁能真正逍遥呢?答案是没有人能做到,正是因为世间缺少这种逍遥,庄子追求这种逍遥的境界,他才去写逍遥游,这就是他心中的精神世界,但是万事万物,没有人能够达到,只有他眼中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但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

这是第二次讲逍遥游的感悟,果然讲一遍就有一遍的感悟,加油!说来惭愧,没有读过《庄子》,以后争取读读《庄子》,在整体思想上进一步领悟《逍遥游》!

相关文章

  • 逍遥游究竟在说什么?

    引言:小时候,课本上只有逍遥游的半段,以为逍遥游说的是人要顺应自然才能逍遥,今再读逍遥游有了新的感受。 逍遥游是(...

  • 再读《逍遥游》

    再读《逍遥游》 这两天讲《逍遥游》,读懂就不错了,更不要说讲的出彩。 还记得第一次讲《逍遥游》,害怕到不行,只能在...

  • 再读逍遥游

    化而大,怒而飞,向南方:鱼子化而为鲲,再化而为鹏,积风怒飞,适南冥。它有目标追求,有外在凭借,有内在努力。 飞而在...

  • 再读《逍遥游》有感

    这两天都在带学生复习《逍遥游》,翻译加讲解。其实翻译也就是简单的逐字翻译,讲清文言知识点就可以了,但是总觉得这么好...

  • 再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如果让我选择阅读的书籍,我还是喜欢看国学经典,原因:四个字“受益颇深”哈。看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老子》、《孔...

  • 读书简记

    今天读南怀瑾,读到解析庄子的逍遥游,高中读书的时候只是注意里面字词精炼、意境宏伟,对哲理也只是浅尝辄止。现在再读,...

  • 一念

    近日和学生再读庄周的《逍遥游》,很多学生对庄周的无为而作的逍遥理论难以理解。而我觉得是少年还不到深味的境地,因为他...

  •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再读逍遥游

    逍遥游,顾名思义就是逍逍遥遥的游。游是状态,逍遥是前提,不逍遥,无法游,不游也就看不出逍遥。读逍遥游,我们...

  • 《人间逍遥游》:如何才能像庄子一样逍遥?

    什么是“逍遥游”?古典文学学者陈可抒在《人间逍遥游》里这样解释:“逍遥游”的本质即知道。 如何能够“逍遥游”?庄子...

  • 云淡风轻 去留无意 云卷云舒

    逍遥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逍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nl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