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兴接受书法家王儒敏赠送墨宝
说起收藏,时下很多人除了好奇和喜欢,狂热痴迷的藏友亦不在少数。有民间人士估算,国内藏民近一亿之众。为什么要收藏?收藏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人们认识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追求艺术,为了文化传承,为了投资赚钱,似乎都有道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间涌现出的老古董老物件越来越多,而喜欢收藏的人多了,藏品自然也水涨船高,不断持续地涨价、增值。收藏属于高回报项目,因为能赚钱,以至很多人为了赚钱而纷纷涌入收藏界也就不足为奇。在我看来,真正的收藏,既是一种健康的养生行为,也是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既可了解学习、增加各方面的知识,亦可涵养素质,修身养性。唯有身临其境的人最能感同深受,其中益智益心的慰藉,实在难为外人道。最早引起我对收藏的兴趣,当是源于先祖遗物的影响。记得"文革"前,我乡下老家堂屋的神龛里,供奉有"天地君亲师"几个字的牌位,至今难以忘怀。其实家里藏有不少民国前后出版的旧书,诸如《三国志》《水浒传》《封神演义》等;祖父更是经常在院落里给我们讲"姜太公钓鱼""宋太祖私卖华山"等传奇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也让我从小对中国历史,以及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九十年代末,,祖母去世前拿出十几块银元,几只瓷碗和瓷盘,说是民国二十五年她出嫁时,娘家给她压箱子的陪嫁品,分给我们后人做个纪念和念想。
我分得一个"光绪年制"的粉彩小碗,一个刻有"大吉祠"的青花小盘。看似不经意间获得的几件先祖传承的遗物,让我开始对收藏古瓷器产生了兴趣,从此走上了从好奇到热爱到痴迷的漫漫长路。老话说得好∶乱世藏金,盛世藏瓷。二十多年前,因投身房地产业赚了点钱,从最初涉足青睐瓷器、钱币、家具等物件,逐步扩展到玉器、珠宝、翡翠、金银器、书画、杂件等古代物品,至今累积已万余件,数量虽不算多,但在藏界公认的知名种类中,品种还算比较齐全。古人云"物有本末端,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国有近 5000年文明史,从有记载的虞舜曾经在黄河边上烧制泥陶制品,从碗瓶罐开始,就拉开了中国文明进步的序幕,仅仅一部中国陶瓷史,就堪称一部华夏民族生存发展的文明史。中国独有的陶瓷,不管从文化、艺术、审美与物质的角度,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历程,既是华夏文明的艺术发展史,更是精美典雅的艺术品结晶。从古朴自然的秦汉前后的陶瓷,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到良莠不齐的民国瓷器无一不是有着灵动生命的文化精灵,无一不是当时人们社会理想、审美情趣和科技水平的体现,更是各个时代华夏民族最耀眼的明珠与瑰宝。人物述林罐收藏是一件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活动,从藏品中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可以使人扩大视野,吸取艺术的养料。很多藏友都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 当你在追求寻觅承载远古中华文明的玉器、铜器、瓷器、金银器的淘宝过程中,
祖传清光绪粉彩小碗祖传刻"大吉祠"青花小盘你会废寝忘食,会乐不思蜀,会极度亢奋,那种壹悦,那种激动,特有欣慰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每件古藏品都具有它独特的魅力,都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受,特别是淘到件真正的精品时,你会有一种心旷神怡,欣喜若狂的癫狂感觉,古往今来,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四处寻求养生之道,而养生之法宝,在我看来,则主要是情趣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中医养生。几十年来,我更多的是把收藏视为情趣养生和文化养生的一种手段,以至在寻找、鉴赏藏品的每个细节和过程中,就是我对大自然和人类永恒热恋的一种转换形式,让我有了一种与传统文化保持亲密关系沟通的桥梁,有一种近似于宗教信仰的寄托,而成为了一种拯救自我灵魂的食药。为了生我还收藏了大量的植物。从 2004年开始,我收集种植了十万株近千亩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红豆杉。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抗癌植物,利用红豆杉极木又成功种植了灵芝,还在红豆杉树上仿野生种植了铁皮石斛,以及在林下种植黄精等中草药,还研发了养生酒、养生茶和保健枕等系列产品,创办了中医馆和养生研究所。因此,在 2015年,我被推选为重庆市养生保健学会会长,2016年被聘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为授课教授。多年来,通过许多务实创新的成果展现和养生科普教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我个人的精神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在文物艺术品的收藏领域,收藏爱好者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侧重点。我虽然涉猎了主要门类的生活用品、祭祀用品、陈设器皿和各种饰品等诸多品种,但偏爱的仍然是玉器和瓷器。玉石器源远流长,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原始的生产生活用品;陶瓷则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历程的典型实物。在我所收藏的玉器和瓷器里,从反映和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褚文化、红山文化、三星堆文化,商周时期,战汉时期,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玉器物证,均有系列收藏。资深的藏友们都知道,当你一旦拥有了各朝各代各种精心设计,富有艺术美感、精雕细琢的艺术作品时,无不惊叹古人聪明的智慧,高超的技艺,除了发自内心由衷地感叹和赞叹心灵感受更多的则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收藏的乐趣,除了持有,更重要的是能"读懂"。唯有懂得古文物的深刻内涵和它存在的意义,充分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才会获得真正的乐趣和享受。为了学习和丰富交流收藏的知识,2021年,由我发起并牵头,组织整合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藏友达成共识后,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重庆收藏协会主办,创办了《重庆收藏》内部期刊,并正式出版;成立了重庆龙驹文物鉴定有限公司;组建了博鳌博物馆文化博览会民藏展品遴选中心,购买了科技检测仪器和光纳加密打码设备,结合微观老化痕迹分析和传统眼学鉴定,为藏品提供"确真、确权、确值"服务,提供线上线下展示平台,组织交流交易活动,助力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充满生机与活力。自古以来,苍天总是钟情和青睐那些善良的创造者和理想主义者。没有辛勤耕耘,就不可能有收获,更不可能得到期望中的回报。几十年来,我每做一件事都迫切地希望做好,争取做得更好,至少在文物收藏、鉴定、普及方面,我是真心实意,是全身心投入的,希望能够为重庆地区,以及国内的藏友们创造、搭建营造一个互通有无,鉴别真伪,公平买卖的平台和窗口,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成就感的事。为了增加收藏乐趣,扩大藏友视野,提高鉴赏水平,展现收藏成果,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计划编撰一部《华夏文博精品录》。《华夏文博精品录》系列丛书拟分门别类将∶瓷器上下篇,玉石玉器篇,书画碑帖篇,青铜金银篇,雕刻家具篇,杂件篇等收录书中,并编排好其身份证明。编纂《华夏文博精品录》系列丛书的目的,旨在便于国内外各类藏家查阅参考,又能让人们欣赏到隐藏或散落于民间的各类精品器物的详实资料。此举虽然浩繁复杂,量大时长,但是对于国内收藏界来说,不啻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好事,我也乐于 践行这件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善行善举!人生百年,不过惊鸿一瞥,白驹过隙。在我看来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在拥有曾经渴望和憧憬的东西后,可以细细地咀嚼品味;二是在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中获得的那份充实和愉悦。愿我们在收藏交流过程中,都能收获健康长寿。
文 / 王华兴 (现任重庆市养生保健学会会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理事,中管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