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来自律和教育孩子。这就说到一个基本原则,绝对不能触及的部分,就是做人的底线。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当年太/祖/爷当初提出来的口号。
勤俭持家的朋友们肯定知道,为了降低损耗,超市会在晚上将一些保质期短的菜或临界期的鲜活食品做特价处理,以减轻商家损失。

可近日就有一老太(为避免出现地域歧视,详细地址省略),她视超市如自己家,买排骨都“不用付钱”。

据超市负责人钟女士介绍,这个阿婆选好商品后,在收银台只把部分拿出来买单,一包排骨却被她偷偷放进自己的环保袋,被店员当场识破她的伎俩。
因为这已是阿婆第三次“作案”了,

但为何被抓住后,老太会挂着小偷的牌子在超市示众呢?
因为在加上之前的两次偷窃,钟女士都联系了老太家人。但她媳妇却说:
“你们看见我婆婆,就把她赶出去”
这不钟女士无奈之下,只好报警了。

但没想到民警到场对老太进行口头教育后,老太和她家属都不愿意接受罚款。没办法,钟女士为了惩诫这种行为,提出了“挂牌示众”的方法,却没想到老太和家属这下都同意了。(先让我不怀好意的笑一会哈哈哈)
不过尽管店家解释的很清楚,此事还是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并上了当天的热搜。
有人觉得“挂牌示众不妥”,有人觉得这是老人和店家沟通的结果,不管怎么处理都可以,一时间众说纷纭。
但还有更多的人认为老太和家属就纯属是“活该”,是罪有应得,并支持对她的“惩罚”。

这事要我说,这家人也是真钱比脸重要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句俗语说的非常有道理。

(还能怎么看,不要脸咯)
老太屡次行窃,究竟是习惯使然还是生活所迫,这里暂且不说。仅仅是这家人对待处理方式的选择,为了钱置脸皮于不顾,这一点就足够奇葩。
放下法律高度层面不说,失去了道德的约束,这做人的底线还在哪里?
(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