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一篇散文(战地断鸿)作者:陈义芝。回忆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场的亲身经历。
父亲本出生在四川,家里有良田美宅,经商通贾,是大家庭里的三少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料,抗日战争爆发搅乱了他安逸舒适的生活。
一日父亲外出做生意,不料夜半发生如(石壕吏)“有吏来捉人”的情景,领了一套粗布军服,一个新编的队号,直拉到上海,从二兵干起,即上火线保卫上海。战争惨烈。
在上海的交通壕沟里,搬枕木,抬铁条,赤足棉花田时,被长铁钉贯穿过脚板。守卫南翔桥一役,以汽油,稻草设防,火焰冲天中凭一挺机枪击退一排敌兵,当上中士班长。
一九三八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日军攻下九江,马当,国军在湖北与江西交界处筑防御工事,日军随即又从武汉北后来袭。那时又逢他母亲病危。连续来了九封家信,全未收到,只字不悉,被部队截留,因特殊时期,就是准假也回不去啊。
鄂北那场战役打得积极惨烈。国军在武汉整训,他们连队东行,渡江,防守田家镇,在敌机舰轰炸及毒气危害下,苦战兼旬,伤亡极大。
后来又奉命掩护五十四军撤退,在江边的山头布下三个排阵地各领一挺机枪。天蒙蒙亮时,江面上来了大批敌兵,立刻接上火了,幸好,阵地上有一大丛黄金柴掩蔽,敌人难以发现机枪位置。
又是下雨天,身上的衣裤全被雨水浸湿,历经磨难,最终是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全都英勇牺牲。三个排的兵力,就只剩下三个机枪手,七个火夫,五个传令兵。上级从别的连队调拨来两员,合计十六人新编成一排。
大部队再度退往蕲春,黄冈,团长再度下令这新编一排留守,阻截日军。这就跟下棋一样,留守的一排就是一颗牺牲子。结果敌人没从正面攻击,而是绕过隘口,与主力部队干上了。他得以保存了一条性命。
后来他们随部队从湖南坐货车到广东;然后徒步至广西:再从广西徒步四十天到云南。其间补给不足,水土不服,兵士精疲力竭,拉痢疾又患夜盲症,散失近半。部队来不及休整,就投入血战滇西,反攻腾冲。
我读到这里,心情十分沉重,与之共情。战争给人们带来那么多苦难,百姓流离失所,中华民族灾难深沉。此刻又想起了我的父亲,也是被抓壮丁去当兵的,那年才十七岁,从湖南到九江,然后到上海,再转道到河北,在张家口战役中被俘。
可惜不是抗日,而是国共两党阋墙之争。骨肉相残。好在紧要关头我父亲投靠了共军,共军还给他治好了伤,后来复员回乡与亲人团聚,过上安宁的田园生活。
今天读到此文,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年父辈们受过数不清的苦难,如今,和平年代来之不易,人们安居乐业是多么的幸福!战争是制造灾难的罪魁祸首,夺去了多少年轻无辜的生命。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拥护和平,消除战争,珍惜当下共建世界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