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作者: 王赵民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17:05 被阅读0次

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王赵民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是我市耀州区人,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深厚,成就极高,被称为“柳骨”,与颜真卿齐名,得到世人公认。其传世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一向被选为初学楷书的范本,至今不衰,甚至传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其研究者遍布国内外。但对于柳公权的生平,正如文史专家王春瑜所说:“国人知柳公权者多矣,因小学生书帖,几乎非柳体,即颜体。但国人多不求甚解,知柳公权生平者,寥若星辰。”而能够集中反映柳公权生平、书法作品和艺术成就的书籍极其鲜见,如今,这一缺憾已被铜川市政协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史资料《柳公权》一书所填补。

今年春节期间,我通读了这本书,感觉有以下三个“权威性”:

一是资料的来源具有权威性。

编者参阅了43种书籍和110种期刊报纸,辑录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辞海》等18种典籍中“柳公权”词条,不仅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柳公权,而且还告诉人们“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等名言的出处;收录的何炳武等人撰写的15篇介绍柳公权生平事迹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柳公权不平凡的一生,尤其是刘文韬撰写的“练字”“写匾”“状元及第”“三步成诗”“直言敢谏”等故事,脍炙人口,呈现给人们的柳公权是一个少年勤奋、年长后及第入士做人做事严谨极具“敢为人先”的风范。书中还收录柳公权留下的四首诗: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应制为宫嫔咏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

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阊门即事

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柳公权仅存的四首诗,按说他的诗作应该不止这四篇,但因年代久远可惜未能留下来。此外还有白居易《和柳公权登齐云楼》诗一首:

楼外春晴百鸟鸣,楼中春酒美人倾。

路旁花日添衣色,云里天风散珮声。

向此高吟谁得意,偶来闲客独多情。

佳时莫起兴亡恨,游乐今逢四海清。

既然白居易作诗,那么柳公权也应该有诗作,但目前尚未发现。

二是收录的作品具有权威性。

全书共有680个页码,用353个页码、多大半的篇幅,集中展现了柳公权的21幅传世作品。

柳公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是《玄秘塔碑》,被历代书法大家所推崇,为临习柳书的典范。此碑原立于唐长安城安国寺内,北宋时移至碑林,现存碑林博物馆。大凡研究柳书,多从此碑入手,细究柳体之“露筋骨”。二是《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此为柳公权71岁所书,比《玄秘塔碑》更为“精炼套劲”,被誉为传世柳书最好的一种。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评价柳书,说“史称其体势劲媚,此言最为确论”,还说:“柳书碑版,传世甚多。今所存者,必以神策军、玄秘塔二碑为最精。玄秘刻手,犹偶有刀痕可见,惟神策孤拓,无异墨迹焉。”

《廻元观钟楼铭》是1986年11月15日于西安和平门外发现的,该碑高124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质,由耀州籍文化名人令狐楚撰文,是柳公权58岁时所书。因长期埋藏地下,此碑较少损坏,为存世柳碑最完好者,出土后,立即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做专门介绍。

此外,还对后世有影响的《冯宿神道碑》《李晟碑》《刘沔碑》《金刚经》《韩复墓志》《苻璘帖》《魏公先庙碑》《蒙诏帖》等作品,既有原碑文的详细信息,又有解读和赏析文章,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欣赏这些作品,领略其高超的艺术风格,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第一手资料,亦可供书法爱好者临摹。

三是研究的成果具有权威性。

书中收录了多篇柳公权书法艺术研究成果,如此结集众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尚属首次。《柳公权及其书法》《柳公权与“柳书”》介绍了柳字的笔法、结构和用笔,对书法爱好者掌握柳体要领颇有好处;《颜筋柳骨——关于柳公权楷书地位的思考》一文,回答了柳公权位列历史上四大楷书家之一的缘由,令人信服;而《柳公权及其书艺思想探究》一文,则从柳公权生平思想、书法成就及特点等方面论述,得出“柳公权是晚唐时期举足轻重的一主要人物”,他的书法“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扬中外,风神自远”,并且“风格独特,法度森严,兼有众美,自成一家”,与盛唐的颜真卿并称为“颜柳”,而为后世所景仰。

书中还收录《柳氏家世》,并对刘正成、吴身元、沈振基、邓美云、赵际芳、李放鸣、和谷、何炳武、党斌、于钟华等人撰写的柳公权(书法)研究专著做了简要简介,为读者拓展阅读兴趣、进一步增加对柳公权的了解提供了方便。

我在这里要推介著名作家和谷撰著的《真书风骨——柳公权传》一书,专家称其书写了一代书法大家较丰富的生命历程,“语言简明、雅致”“史料翔实,论述严谨,乃上乘之作”。作者的老家在我市,写的又是故乡的人,他是“下了功力”完成了这部“有特色的传记作品”。笔者建议,作为铜川人,应该将此书置于案头,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去认识了解柳公权这位铜川的文化巨匠。

相关文章

  • 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王赵民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是我市耀州区人,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深厚,成就极高...

  • 循发展之道  修《老街》新卷——兼议《黎里镇志》总撰思路的创新

    【内容提要】 为更好发挥修志以存史、育人、资政之功能,方志工作者务必坚持创新发展。本文立足于对2014年版《黎里镇...

  • 远门乡志序(旧作)

    盛世修志,资政育人。今逢乡镇发展的大好时期,修纂乡志是顺时应势、继往开来、服务当代之举。 远门乡俊峰、志杰二同志送...

  • 2019-01-01

    尽天赋:读文、史,去倾听。 补不足:强逻辑

  • 惜余欢·夏至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得仄韵长调山谷词

    【题】 ———————————————————————————— 麦收散浊,喜生苦闷除,研史宜夏。 温补去寒邪,苇...

  • 读史补知

    中华上下五千年,始入炎黄 、贤于尧舜、开于夏,烈于商、礼于周、统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霸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

  • 读史言志

    2016年8月10日 天地初开到于今, 百般手艺造化人。 何为正道沧桑路? 格物创造尽本分。

  • 读史言志

    2016年8月10日 天地初开到于今, 百般手艺造化人。 何为正道沧桑路? 格物创造尽本分。 注:有史以来,科技(...

  • 悼金庸

    少年喜读金庸传,半世凡尘正义存。 嫉恶如仇刀出鞘,知恩图报剑施尊。 群雄逐鹿中原史,孤客除奸惊妄魂。 今悉侠儒仙界...

  • 存志

    存志 孤寂会期存志, 搔抓铜壁铁墙, 世间从来草莽, 荡荡冷风清扬, 闲时无碍整殇。 此间少年志立, 回望久离神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补志存史 资政育人 ——喜读《柳公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lv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