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 < 看见孩子 >:每天陪娃 10 分钟手机拜拜,他不摔门了

读 < 看见孩子 >:每天陪娃 10 分钟手机拜拜,他不摔门了

作者: 乐乐成长书架 | 来源:发表于2025-08-28 15:56 被阅读0次

你家是不是也这样?

4 岁的娃一不顺心就躺地上哭,7 岁的孩子说两句就摔门,送幼儿园每天都要抱着你哭半天;你吼也吼了、哄也哄了,家里还是鸡飞狗跳,你越管越累,孩子还反而更叛逆。

你以为这是 “孩子不听话”,《看见孩子》提醒我们:

家里乱成一锅粥,不是孩子的行为有问题,而是你们的‘情感账户’空了 —— 你没给够孩子安全感,他才用哭闹、顶嘴跟你要关注。

先把亲密感给补回来,行为的问题自然就会少了。

一、别再盯着 “娃调皮”!真正的问题是 “你们的心远了”

你是不是总盯着娃的 “坏行为”:

他摔门,你骂他 “没礼貌”;

他哭闹,你说他 “别无理取闹”;

他说 “我很笨”,你赶紧反驳说 “你不笨”,

却没有问他: “你是不是觉得没人懂你”。

你知道吗?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在喊

“妈妈,看看我”

“爸爸,陪陪我”。

就像书里有对父母,以为 “解决摔门、哭闹 就好了”,直到医生说 “你们家的所有人都没安全感,先拉近距离再说”,他们才意识到:孩子的行为是 “症状”,缺乏亲密感才是行为的 “病根”。

这就好像我们的银行账户,你平时不往里面存 “关注和陪伴”,等到你要他 “听话、懂事” 的时候,账户里没有 “余额”,他自然就不愿意配合你了。

如果你越逼他改变行为,他还会越反抗 — 因为他会觉得 “你根本不懂我,只在乎我乖不乖”。

二、2 个超简单的 “补爱方法”:10 分钟就能填满娃的 “情感账户”

《看见孩子》中分享了两个小方法,每天 10 分钟,就能填满孩子的“情感账户”,让孩子慢慢地变软:

① “手机拜拜时间”:放下手机,陪娃玩他想玩的

你有没有陪孩子时总是会忍不住地刷手机?

孩子搭积木,你边看边回消息;

给孩子讲故事,你的眼睛还在盯着屏幕

—— 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却知道 “我的妈妈没认真地陪我”。

试试 “手机拜拜时间”:每天留 10-15 分钟,把手机放进另一个房间,陪孩子玩他选的游戏。他想搭积木,你就坐在旁边看,别插嘴说 “你该搭个房子啊”;他想玩过家家,你就当他的 “小病人”,别指挥说 “你该先给我打针呀”。

② “填充游戏”:抱一抱,帮娃把 “妈妈” 装心里

如果孩子突然变得很犟、爱发脾气,别骂他 “你是故意跟我作对”,试试这个游戏:

蹲下来跟他说 “我猜你身体里的妈妈不够了,现在只到你膝盖吧?”

然后紧紧抱他,问 “现在到哪里啦?”

他可能会说 “到肚子了”,你再抱,直到他说 “到头顶啦”,

最后多抱一会儿说 “再给你多装点儿妈妈,不够了再跟我说”。

书中的妈妈用了这个方法,帮大儿子度过了 “妹妹出生后的叛逆期”——

原来孩子发脾气,是怕 “妈妈的爱都给妹妹了”,抱着抱着,他就知道 “妈妈还是很爱我”,慢慢地也就不闹了。

三、今晚可以试试:和 “手机拜拜 10 分钟”

不要等 “孩子更叛逆” 后才开始后悔,今晚就可以开始做这一步:

吃完饭,跟孩子说 “我们玩 10 分钟手机拜拜,你想玩什么?”

把手机放进抽屉,专心陪他玩 ——

哪怕他只是把积木堆高再推倒,你也别说 “没意思”,可以说 “你堆的塔好高呀,倒下来像小瀑布”。

结束时跟他说 “今天陪你玩得真开心,明天我们还玩好不好?”

你会发现,每次10 分钟的专心陪伴,比你吼 1 小时 “你要听话” 管用多了 —— 孩子会因为这个 “被看见”,慢慢变得愿意跟你亲近,行为也会悄悄变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 看见孩子 >:每天陪娃 10 分钟手机拜拜,他不摔门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he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