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壹品创联·联盟精选作品圣贤书友会
一段时期内,在古人眼中的德与才

一段时期内,在古人眼中的德与才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4-11-05 05:30 被阅读0次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说出了什么是“才”,什么是“德”!也明确了这个层次上德与才主次关系!这不需要解释了吧,一目了然!当然了,此处的“德”不仅仅是如今人说的品德,也不是《道德经》中的德,而是“正直中和”

那么,在实际情况上德与才在一个人身上的比例是不同的,那么,根据比例的多少,古人也把人简单的分为了几类,以方便量材任用!

古人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你看看,其实,我们身边的圣人与愚人根本不多,普通的我们,谁还没点特长与缺点!

剩下就是小人与君子了!这两个特别好分别,一个更在意德,一个更在意才干!不用说,我们如今的社会更在意才干,尤其是能赚钱的手段!

所以说我们如今是小人当道,社会才会如此不堪!其实很多人连德的内容都不知道,更有甚者把德当成无用之物鄙视!

其实这种君子与小人的划分标准已经十分的宽松了,即便如此,君子也是微乎其微!

古人曰: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古人很明白用人的道理,德在第一!如果小人有才无德,那么最终必坏事,才越大,坏事越严重,因为他们是坏在根上的!

古人也说: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其实找人生伴侣的道理也是如此!

但是,我们被次要的东西眯了眼,走错道的人遍地都是,走对的从来都是少数!

就像古人说的: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这句话也很好的解释了糖衣炮弹为什么那么好用了,也如孔夫子感叹的那样:人好德从来不像好色那样有劲头!

所以,很多人的婚姻很痛苦,生意很失败,都是因为自己本身才德不足!

不是有句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很多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有些问题的,比如找对象,知道对方经常吃喝嫖赌,但是架不住人家有本事赚钱啊,赚钱的手段是什么就不关心了!又比如,老板找员工,最后被员工捅刀子的也不少啊,毁掉公司的也不是没有!

你愿意选择迎合自己个人较为感兴趣的那些,而无视应该遵守的逻辑道理,那么恶果就是你该得的报应!

相关文章

  • “德”和“才”哪个更重要?

    “德”和“才”哪个更重要?如果在今天之前自己会说:同等重要。 无意中发现,在古人眼中,“德”的重要性远胜于“才”,...

  • 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

    先前讲过有才无德很危险!其实关于德与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

  • 少君子之论

    古人有云:“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以愚之...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人生的最高学历是人品

    古人强调德在才前,譬如"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由此可见人品的重要性...

  • 德与才的关系如何?

    《资治通鉴》中,在智族被灭后,司马光写了一段文字,对德与才的关系进行讨论。司马光认为,智瑶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

  • 误我一生是聪明

    长久以来,古人把有才有德的叫做“圣人”,才和德都缺失的叫做“愚人”,德超过了才的叫做“君子”,才超过了德的叫做“小...

  • 才与德

    中国史籍浩如烟海,除二十四史,各种以史为核心的典籍多如牛毛,为何如此之多?大概是因为人类从来都把历史当做老师,对其...

  • 德与才

    我们都想找到德才兼备的人,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一方面德才兼备的人本身就少,另外一方面即使你找到了你的小天地也...

  • 德与才

    我们都想找到德才兼备的人,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一方面德才兼备的人本身就少,另外一方面即使你找到了你的小天地也...

  • 德与才

    德者得也,有德者必定有得!才者材也,唯材者必然有用。一个人立足社会不是有才就是有德。二都兼备的人定当大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时期内,在古人眼中的德与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pa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