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与奇门占卜与《周易》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著作组成。 《易经》由八卦变化而来的六十四卦卦画、卦名、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一般认为是周文王所作。 《易传》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构成,故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 《易经》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承认事物的对立面,承认事物的相互转化,认为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转向其反面。 《易传》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它认为天地万物存在或相吸引、或相排斥的关系,一切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动性都受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制约。 易传将卦爻形式由神学启示录变为客观世界图式,这是质的飞跃!伟大的转变! 《周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历代被尊为群经之首。它是一部占筮书,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财家视《周易》为经邦济世的宝典,哲学家、科学家视《周易》为“宇宙代数学”,更有历代丹鼎家、术家、勘舆家和占卜术士,视《周易》为一切数术的理论基础,以之指导人们去探索未知宇宙的力量和人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形成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数术之学。 数术,古代天文、历法、医学、占卜的通称,在我国文化史上已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周易》是数术的理论依据。首先,《周易》为数术提供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天道、地道、人道相统一的自然观,作为论述天人相通思想的哲学基础;其次,《周易》又为数术提供了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天八卦等象数思维模式;再次,《周易》还提供了大量可以借用的概念和术语,如天道、阴阳、八卦、六十四卦、卦气、纳甲、大衍之数等。依据《周易》八卦的二进制原理,西方人发明了计算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奇门占卜是数术中一门高层次的预测术,也是古代天文学者的必修课,其号称“帝王之术”,《四库全书》中称其为“于诸数术中,最有理致”。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学会奇门,来人不用问”的传说。何为奇门占卜?“奇”就是十天干中的乙、丙、丁,代表天上的日、月、星,所以称为三奇,门就是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在奇门占卜格局中,十天干牛的三奇六仪分置九宫。 《奇门占卜》的成书年代难以确定,但大多奇门占卜的书中都认为奇门占卜源于黄帝战蚩尤之时。相传蚩尤作乱,黄帝征战,在涿鹿大战多年。由于伐而无功,战而不克,黄帝寝食不安。忽然有一天,黄帝梦见九天玄女派人传授其《遁甲符经》,黄帝醒后,命军师风后整理成文宇,依遁甲之术,打败了蚩尤。 奇门占卜运用《周易》的思想方法和理论观点,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概括为天、地、人及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某些能量场四个方面,以天体运行和地球运转的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理,概括出阴阳十八种基本格局,并结合天文历律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结果,来指导人们的行动。 凡是能建立数理模型的知识,它一定是科学的,而科学的数理模型是能够重复的,奇门占卜就是一种极为严密、能够重复的数理模型,它是以时间、空间、数理三大要素构成的模型,这个模型架构是多维的、立体的、运动的。三要素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时间中有空间和数理,空间中有时间和数理,数理既是时间也是空间。这个模型架构中的九宫、八卦、二十四节气、上、中、下三元、阴阳十八局、天干、地支、五行、八门、九星、八神就是三大要素互相作用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演示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奇门的前贤大多是匡国平天下的军师,黄帝战蚩尤,姜太公灭纣建周,范蠡复越灭吴,张良灭秦建汉,诸葛亮三国鼎立之业,刘伯温灭元建明,还有历代兵家良将中的精通奇门术的孙武、孙膑、岳飞等,他们的兵书都源出“奇门”。由此可见,奇门占卜在古代社会变革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它的这些影响即使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