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姚姚 发散就是让思维打开,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技法,怎么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归根结底是怎么让自己的设计思维与众不同!
发散性思维顾名思义,发散性是这种思维方法的最重要的特点,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
在设计时,多尝试方案,别让一开始的一个方案困住思维,在脑子里不能有最好的方案,直到什么也想不出来,再筛选方案和素材,这样长期积累才能不断夯实自己的基本功,也许一些素材和设计方案在这次没有派上用场,但在下一次的设计中就能成为最发光的金子。
那么如何锻炼发散性思维?
想象是一个人开发潜能的最容易也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也可以谨小慎微,深思多虑。总之,要敢于放开去想,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思想套在笼子里。
创新是我们一贯提出的口号和要求,作为设计师我们常常也困惑,前面有这么多的前辈和同辈,已经提出很多的创意和想法,我们怎么去超越和提出新的?好像很难,是的这种感觉很正常,仔细想来每当我们看见一个设计主题,要做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开始上网、各种翻阅 ,看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这样往往造成自己的思维单一,或者核心思想如出一辙,想解决这个难题,要发挥自己思维的能量,学会借鉴再创造,大胆质疑、大胆尝试、大胆做自己,才能创作出出现与众不同的作品。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这些已经知道的东西就是我们思想的枷锁,往往约束着我们的头脑,禁锢着我们的想法。
思维定势能使设计师,在做自己擅长的主题设计时,非常的得心应手很容易,而且相对做的也很好。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想的枷锁,让设计师本身感到万分头疼,就会出现所谓的“没感觉”。想要突破思维定势,那就多接触新鲜事物吧,多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谓的反方向思维就是所谓的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你说好我就说坏,你说那个人长的美,我还认为和谁比他还丑那,大众性是每个人都容易有的特点,所以往往一些很另类的人可以吸引人的眼球。
我们想问题,做设计往往换个角度,调整各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想、去做,有时候反而更容易突出自己的创意和作品。同样逆向思维并不是单纯的走反方向,肯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追求逆向思维而颠倒是非,不分青红皂白,在满足整体需要的同时,追求不同的艺术形式。
夸张的处理能突破人们对固有概念的逻辑认识。设计师采用夸张的处理,可以使观众对设计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和程度,表达出事物的特征,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设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所以设计师必须通过画面的文字创意、材质、色彩、编排等打动观众,使其产生品牌定位要求达到的联想,使联想的感觉与品牌定位吻合。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
没有牢固的地基不可能盖出大楼,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不可能创造出出众的作品,同样在掌握了思维方法的同时,积累的知识越多我们发挥想象时就会相对容易的多,发散的面会更加广阔,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会积累更加多的知识。
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当我们做主题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好的方案和素材才能信手拈来。
这种思维方法无可厚非对于所有的学科都是有利的,因为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平面设计是一种主观思想反映更加强烈的学科,作品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所以更加需要我们正确的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尝试更多的艺术语言和图形创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