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奖励的恶果》:奖励并不一定全部有效

《奖励的恶果》:奖励并不一定全部有效

作者: 改变淬炼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07:20 被阅读0次

第一,奖励有害的五个原因;

1.让人觉得被控制:奖励和惩罚本质上都是把人当作被动的木偶,用外力去控制人的行为,它损害了人们的人格尊严,是不道德的。

2.会影响人际关系:奖励是认为造成的稀缺,在争夺和竞争的过程中,人会把他人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从而伤害人际关系。

3.组织创新与冒险:追求奖励,不做有难度的事情,放弃创新和冒险;

4.让然忽视问题本身的对错:短暂改变表象,忽视深层问题;

5.损害人们对事情的兴趣:做事的动力变成先决条件。

第二,奖励和赞美的四个注意事项;

1.避免高调地、事先许诺要给人奖励。不要让奖励太引人注目、与所做的事情太相关。尽量事后奖励,意料之外。

2.让人自己选择得到奖励和赞美的方式。让潜在的获奖者参与决定奖励什么、怎么给以及给谁,能减少奖励的破坏性。

3.具体、真诚、对事不对人:发自内心,不泛泛而谈,不讲空话。

4.避免给奖励和赞美设置竞争。不要因为奖励公开地让别人互相比较、竞争。

第三,自我激励的“动力3C”理论。

明确工作的合作性(Collaboration):成员之间不仅可以交换才能和资源,还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任务的内容(Content):好的内容指的是能让人愉悦、注和能感觉到意义感,

对做什么和怎么做进行选择(Choice):能够自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成目标。

相关文章

  • 《奖励的恶果》:奖励并不一定全部有效

    第一,奖励有害的五个原因; 1.让人觉得被控制:奖励和惩罚本质上都是把人当作被动的木偶,用外力去控制人的行为,它损...

  • 《奖励的恶果》

    作者:艾尔菲·科恩 本书作者指出,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考核制度既不道德也没有效果,应该谨慎对待奖励和表扬,创造能激发人...

  • 《奖励的恶果》

    有人说奖励的目的就是控制别人的行动,你认同吗? 书中举了个例子,一个老者非常讨厌一群孩子每天在他家门口大吵大闹,他...

  • 读《奖励的恶果》

    奖励会带来恶果,惩罚更不可取,那该要如何激励孩子进步和成长?《奖励的恶果》这本书,抽丝剥茧般的论述读完后背后直冒冷...

  • 201904<奖励的恶果>

    Title: 内在动机的迷失--<奖励的恶果>读后 > 奖励如何妨碍了表现的五个原因,包括奖励中隐藏着惩罚性的一面...

  • 奖励的惩罚

    20180108前段时间看了两本书一本叫《奖励的恶果》-爱尔菲-科恩,一本是《奖励出好孩子》。在看《恶果》之前先看...

  • 2019-02-11

    奖励的恶果 无条件养育 亚伦提到的关于动机的书籍。

  • 《奖励的恶果》听书后感

    今天听了《奖励的恶果》这本书,书中观点说奖励的结果和惩罚其实一样,都将造成一种恶果。 比如说你是一个媒体人,平时都...

  • 《奖励的恶果》复盘二

    之前说到奖励会带来很多恶果,那么是否不需要进行奖励了尼?人与人之间是否就不需要善意的关心了?怎样才能避免奖励带来的...

  • 妈妈明年我还要再讲一次

    艾尔菲•科恩在《奖励的恶果》这本书里说,那些老是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人,没有想到外在奖励是在给孩子吃“有毒的胡萝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奖励的恶果》:奖励并不一定全部有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r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