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梅辞去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回归家庭全职照顾爸妈,每月爸妈发工资,妈妈给三梅发4000元的工资,爸爸交给三梅3000元的生活费。爸妈的衣服和保健品基本都是大姐和二姐购买,爸妈也乐呵呵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幸福时光。
三梅的爸妈都是六十年代从老家到新疆讨生活的,那时候大姐刚刚出生,到新疆后不久又生了二姐,父母常常叹息:“难道咱们就没有生儿子的命?”
“咱们再要一个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我都认命。”母亲语气相当决绝。
“这里没有那么在乎有没有儿子,不像老家那样。”父亲还是尽力宽慰着母亲。
尽管嘴上说着不在乎,父母还是在34岁那年生了三胎,又是个女儿,顺着上面两个女儿大梅、二梅,这个女儿顺理成章地成了三梅。
女儿们懂事,父母也放心,父母上班挣钱,女儿们背着书包去学校。
大梅从小就爱学习,成绩一直靠前,成为爸妈的骄傲;
二梅没有姐姐学习好,特别喜欢写作文,作文常常被当成范文被老师在课堂上阅读;
最让父母头疼的是三梅,成绩一般,好像天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倒是喜欢做手工,家里的碎布头经过她的手就成了枕套、凳子上的坐垫。
转眼间女儿们持续长大,大梅顺利考上新疆大学并且读了研究生,被分在省城机关工作。
二梅尽管很用功参加两次高考还是落榜了,只好到皮革厂当了一名操作工。不服输的二梅平时上班,下班后复习备考,用三年的时间拿到了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凭,再加上她平时爱好写作,顺利应聘到市里报社当记者,余生都和文字为伍。
三梅勉强高中毕业,父母出资给她在化工厂买了一个招工名额。
子女们各自安定下来,母亲也到了退休年龄,闲不住的母亲又在小区门口租门面开商店,每天忙忙乎乎。
父亲终于熬到退休,母亲也把商店盘掉,就想着安安静静地过退休生活。
让父母想不到的是这时候三梅所在的皮革厂倒闭,婚姻也亮起红灯,没有一技之长的三梅带着女儿小美回娘家了。
下岗工人发两年的失业金,三梅还能过渡一下,然后三梅开始打零工,母亲在家做一日三餐,父亲帮忙接送小美上学,次卧就成了三梅母女的安身之地。
小美高中住校后,父母无论做什么也感到力不从心,就和三梅商量:“你在超市打工每个月也就3000块钱的工资,要不你就回来照顾我俩的生活,每个月给你开4000块工资,生活费也交到你手里,3000块咱们应该过得可以了。”
这么多年父母都在给自己兜底,照顾父母不是应该的吗?况且还给发工资,三梅爽快地答应了。
每天早晨父母结伴出去遛弯,回来就有现成的早餐:米粥、馒头、鸡蛋、牛肉片和小咸菜。午饭和晚饭也按照父母的口味,周末小美回来自然要改善生活。
三梅在家照顾父母,大梅在省城也放心,经常给父母买衣服和保健品;二梅平时忙着写稿子,还要在自媒体平台更新,基本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自然肉类、水果齐全。
三梅忍不住开玩笑:“爸妈长命百岁,我就不会失业。”
三梅给父母当全职儿女,有收入,父母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可谓是双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