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劝学》备课小记:朴实与生动,荀子为文的两大特质

《劝学》备课小记:朴实与生动,荀子为文的两大特质

作者: 一笑作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4-12-24 22:01 被阅读0次

荀子为文,非常朴实。

他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浪漫飞扬;也不像孟子那样气势磅礴,正义凛然,语言犀利,如大江澎湃;亦不像墨子,逻辑推理,环环相扣。

他就是在老老实实地讲道理,语言朴素无华,条理清晰,一板一眼,学者之文也。

先看《劝学》的文章结构:

第1段,提出问题:“学不可以已”,一句话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2第3段,分析问题: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呢?因为学习可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第4段,解决问题:怎样才能学好呢?方法有三:其一要积累,其二要坚持,其三要专一。

虽然是节选的文章,但是条理清晰极了,高中生学写议论文,不必去看大量晦涩的理论,把这一篇读熟了,背透了,理解清楚了,议论文的结构就了然在胸。

荀子为文,虽然朴实,但不是干巴巴的干瘪语言,他擅长比喻,一点串的比喻下来,道理一目了然。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人,只要通过发奋学习,就能进步,就能超越自我。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一连串的设喻下来,让读者清晰地感到,只要借助外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而这个外力,就是学习啊。

我们在生活中,最讨厌听别人说道理,尤其是劝学这样的大话。

但是,荀子的道理,很少直接点明,他只是拿了生活中的一个个常见事物作比,让读者自己去思考,道理自在其中。

这,就是说理的艺术,浅显易懂,毫无板滞。并且一连串的比喻下来, 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和韵律美。

庄子写《劝学》,背后有自己的学术思想。他推崇性恶论,“人之初,性本恶。”但这并不意味着荀子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因为他要发挥“礼”的作用,来约束生命中的恶。

至于孔孟的性善论,虽然是理想主义式的,对未来抱着美好的幻想,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一种消极的等待。因为对于乱世中的百姓而言,想让他们挖掘内心的良善,实在是太难!

愈是世道艰难,人性中的恶愈会被激发出来。

从孔孟到荀子,再到其后的韩非子李斯,荀子的弟子慢慢地偏离了老师的学说,走向了法家,这是一条有迹可循的思想脉络。

相关文章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荀子·劝学》中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中就是说:“...

  •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

  • 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

  • 荀子·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劝学—荀子

    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须臾之多学。 古人诚不欺我!

  • 荀子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荀子劝学

    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共32篇。孟子和荀子都继承...

  • 《劝学》(荀子)

    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劝学》备课小记:朴实与生动,荀子为文的两大特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kv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