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

作者: 江湖之外 | 来源:发表于2021-08-26 07:41 被阅读0次

“婚姻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是小说《围城》很有名的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今天,我也读完了这本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想来想去,感觉自己还应该写些什么,至少证明自己读过,也思考过。

因为年龄、阅历、目的、身份等的不同,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所关注的点就会有所不同,阅读这本书,有人关注的是爱情、婚姻,有人关注的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主要关注的地方,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

我关注的第一个点是作者风趣幽默中带着讽刺的语言。这本小说很现实,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但作者以风趣幽默而又带着对社会、对人的讽刺的语言贯穿小说,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大笑、浅笑,饶有趣味地读下去。

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是小说另一个我关注的地方。作者钱钟书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的人物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中,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尤其精彩。罗永浩在《脱口秀大会》中说过一句令我印象很深刻的话,大概意思是:老一辈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对一件小事,一个小物,他们总能翻来覆去说个没完,说个不停。我想,《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就是他口中所说的这类杰出的艺术家吧,他通过想象、联想、比喻等手法充分地表现人物,展现人物,让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就是汪处厚正式登场的那一部分,作者首先对他的外貌进行了描写,说是外貌,但作者从头到尾都只写了他的胡子和眉毛,写了六七百字!六七百字,只写胡子和眉毛!这一段描写精彩的地方在于作者以形写心,不仅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还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特征,所以这部分不仅仅是外貌描写,其中还隐藏着心理描写。钱钟书的人物描写很精彩,他笔下的人物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和事,甚至是自己!“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甚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我们都不会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但在某种特定的、相似的时间和环境中,不同的人总会有某种相同的表现或者心理。作者钱钟书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高度凝炼,再用细腻的文笔,把人们身上这种相同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让读者感觉他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能力有限,读的时候想的很多,写的时候却只能表达一二,还需多学习啊。以上便是我读《围城》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相关文章

  • 2019.5月 阅读计划

    共读《围城》 《正面管教》

  • 好书分享《围城》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

  • 如果…

    如果… ——读《围城》有感 最近带着学生在《围城》里兜兜转转好几圈,感觉里...

  • 520幸福迹——破城之术(第107周)

    婚姻是一座《围城》,但胜似围城的,远不止婚姻而已。 ——题记 1.围城 很多年前读《围...

  • 读《围城》

    在地铁上刚有个座位坐下,便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来读, 我老头笑了,说:“你知道你这b装的low在哪么?” 我当然知道...

  • 读《围城》

    《围城》的主人公鸿渐,留洋归国时,也算有过一段得意的岁月:国立三闾大学的教授聘书,苏文纨的暧昧,唐晓芙的一见...

  • 读《围城》

    围城这本长篇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而外面的人却想...

  • 读《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之前没有想起去读他,虽然很多大神推荐,没有静下心来的。在欧洲旅行中的时候,坐车无聊把k...

  • 读《围城》

    23/07/18 《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

  • 读围城

    很早以前就读过《围城》,最近再次重温经典,最熟悉的还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围城》是钱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rp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