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朋友圈 || 章惇

作者: 南风无影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13:38 被阅读0次

章惇是福建人,官二代,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章惇比苏轼大两岁。他们同在嘉祐二年(1057)参加科举考试,两个人都考中了。

嘉祐二年的科考,由欧阳修主持,堪称千年之最。前三甲寂寂无名:状元是章衡,也就是章惇的侄子,榜眼是窦卞,探花是罗恺,但后面这一串却是群星璀璨,唐宋八大家的四位: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后来的宰相曾布、章惇、吕惠卿,理学大家程颐、程颢兄弟,北宋名将张韶.... 只不过苏洵和程颐都落榜了,有意思的是,这里面既有父子,还有兄弟,还都是大名鼎鼎。

注:曾巩,曾布,张韶都是江西人。

然而,章惇一看侄子章衡的名次比他好,一股不服输的牛劲逼得他两年后重考。结果,又考中了,还得了个甲等第五名。这才心满意足地做官去了。

1.png

1. 同年之谊,莫逆之交

苏轼与章惇都很年轻,彼此惺惺相惜,相得甚欢,成为莫逆之交。

苏轼后来在给章惇的信中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惊呆了,逢人便说“子厚(章惇字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至于功名将相乃其余事”。苏轼为人正直不阿,从不刻意奉承人,因此这是发自内心的称赞。

还有一次,两人一起去终南山游玩,走到了仙游潭。仙游潭所处地势可谓是陡峭惊险,这里风景绝美。面对美景,满怀激情的两个人都是诗性大动。章惇甚至手痒想去对面的石壁上提字。他先是客气地询问了苏轼,不过苏轼看到石壁后的深渊就连忙推辞拒绝了。

章惇听到这个回答后先是笑了笑,然后起身,走过独木桥,翻岩爬树,不顾危险来到了巨石石壁前,在上面写下了六个大字:苏轼章惇同游。

起身返回时,章惇更是胆大,直接顺着铁索就滑回来了。他虽然不害怕,苏轼却被他大胆的行为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暗暗说:我命休矣!

原来,苏轼看到章惇竟然不顾性命危险,只是为了到巨石上题字。他想:一个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的人,还会在乎谁呢?一旦他日后得势,而如果我犯在他手中,岂不是性命休矣!

乌台诗案发生时,许多人再见苏轼跟见了瘟神一样,避之唯恐不及。苏轼也很“识相”,主动切断了与他人的来往,“虽骨肉至亲, 未肯有一字往来”。

章惇的表现,绝对对得起他们的友谊。他不仅不畏闲言冷语,写信抚慰苏轼,还给予苏轼诸多帮助,解其困急。

宰相王珪多次拿苏轼诗中的“蛰龙”二字出来,挑唆宋神宗治苏轼“不臣”之罪。章惇据理力争,指责王珪:“你是想使别人整个家族倾覆吗?”

王珪辩称:“我不过是转述舒亶的话罢了。”

章惇讥讽:“舒亶的唾沫你也吃?”

章惇的友情相助让苏轼很感动。在下狱和流放黄州的日子里,他屡屡感慨世态炎凉:那些当年捧杀你的人,在你落难时是不会为你哭上一声的,而章惇真是世俗中的一股清流。

然而,恐怕连他们两人也想不到,这段患难相知却成了他们纯真友谊的回光返照。

2. 利令智昏,变心易辙

到了绍圣元年(1095),章惇拜相,达到个人仕途的顶峰。

此时的朝堂,新、旧两党的轮番得势相煎,政治立场相异的两人卷入其中,越陷越深,交恶已形同路人。这时的章惇,原本有足够的权力去修复两人的关系,但他没有这个肚量。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变本加厉,欲置苏轼于死地。短短两年内,将苏轼一贬岭南,再贬海南。

这次远谪对苏轼的打击特别大。年过花甲的苏轼到了海南,第一件事是为自己做棺材。

利令智昏,欲望这东西,如果人经常去喂养它,它就犹如巨兽饕餮张着贪婪大嘴,把人吞噬。当章惇在权力高位的时候,他已经身不由己了。

3.相逢一笑泯恩仇

随着二十五岁的哲宗英年早逝,元符三年的向太后,里做出了两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一是没有听信宰相章惇的建议,把艺术家的端王赵佶捧上了皇位;一是赦免了流放在海南、垂老濒死的大文豪苏轼。

徽宗上位后,轮到章惇倒霉。章惇被贬到了雷州,差一点也要过海了,后来辗转流放,死在距首都千里之外的睦州。章惇倒霉的原因很有意思,因为他对向太后说:赵佶轻佻,这个评价,不幸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劫后余生的苏轼却表现出宽阔的气量。苏轼回来的时候,过雷州,章惇家人很怕苏轼会报复,但苏轼让章惇之子章援转告其父保重身体,还安慰章惇的母亲,说我岭南海南分别都生活了三年,都还好,没事的。

苏轼的气量大抵就是:我不会因为别人怎么样对我,而去改变我做人的秉性和初衷吧。

也许从前不是他们两人的错。任凭政治无限度介入他们的私谊,才是最大的错误。苏轼说,他与章惇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

是的,苏轼至死都承认并怀念他与章惇的友情。至于两人的政见分歧,曾经的倾轧迫害,通通轻描淡写。这些和朋友比起来,都不重要。

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再相逢了。

章惇被贬雷州大约半年后,苏轼在常州去世。


苏东坡剧照.jpeg

相关文章

  • 苏轼的朋友圈 || 章惇

    章惇是福建人,官二代,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章惇比苏轼大两岁。他们同在嘉祐二年(1057)参...

  • 选择放下也是种救赎

    苏轼曾经多次被他的政敌章惇迫害。 最远的一次,时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了海南,章惇想让他老死荒野。 当时的海南,是一...

  • 章惇与苏轼的爱恨情仇

    东坡风流冠绝,文章流传百世,品格光耀千古,一生宦海沉浮,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这都与另一个人有莫大的关系,...

  • 苏轼和章惇的复杂友情

    苏轼,四川眉山人,生于1037年。章惇是福建人,比苏轼大两岁。他们同在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科举考试,都是牛人...

  • 章惇与苏轼的是非恩怨(二)

    二 说乌台诗案,就要从王安石的变法说起。 这场变法运动,涉及到了北宋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

  • 章惇与苏轼的是非恩怨(三)

    三 斗转星移,世事风云变幻。 神宗长逝,年幼的哲宗皇帝登基。 坚决反对变法的宣仁后开始垂帘听政,而旧党领袖司马光,...

  • 章惇与苏轼的是非恩怨(一)

    一 只因爱苏轼,总是骂章惇。 这是大部分坡草的做法。 但在认真的看了两个人交往的始末后,我却对他恨不起来。反倒觉得...

  • 章惇与苏轼的是非恩怨(四)

    四 谁也想不到又一个考验苏轼的日子就这样悄然而至。 宣仁后垂帘后,新党的蔡确被罢宰相,出知陈州。次年,再贬安州。在...

  • 苏轼与章惇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当苏轼在定州操心弓箭社的时候,京城里终于不再阴晴不定了,新一轮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这一篇,我们就说说苏轼受到的冲...

  • 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北宋时,名臣苏轼因为朝廷之争,曾被他的政敌时任宰相的章惇屡次迫害,他在被贬出京城后又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朋友圈 || 章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pf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