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郭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
在《留情》里,张爱玲用了大量的对话与心理描写叙述了郭凤与米先生的婚后生活,以及米先生对前妻大太太的关心。一个简单的三角恋关系,足足不到五万字的文章,却处处参透着对婚后生活的深切沉思。
在爱情的维度里,彼此的关怀与理解,在一起的幸福甜蜜成了维系彼此的一把钥匙,可婚后一杯再浓的水也会慢慢变淡。“彼此手下留情,淡淡的,却不那么淡漠,便是给对方都留了一扇门。”通过深沉的文字,张爱玲也算是给芸芸众生开了一扇大门。
01 许是看尽了红尘万丈,千般悲喜,也抵不过“一念就好”
出身及有根底的郭凤,自从二十三岁死了丈夫之后,守了十多年的寡方才嫁给米先生;米先生前半生时常与自己的大太太吵翻,后来嫁给了郭凤,可在于郭凤一同乘车的途中,想起了自己女儿的玻璃玩具小狗,得知大太太病重的消息,米先生也很是焦虑。
其实,两人也算是因为前半生婚姻的种种不顺,而走到了一起,或许两人都深知,婚姻里虽然少不了柴米油盐,磕磕绊绊,却也倦怠了之前的翻江倒海,如今一切适可而止就好。
郭凤得知米先生要去看生病的大太太,吃醋并借故去她舅母家,最后两人还同乘一辆车到郭凤舅母家。面对妻子的吃醋,丈夫永远都只是笑笑,或者用平和委婉的语气说道。当丈夫出去追赶郭凤,她也只当不看见,却也担心丈夫气踹嘘嘘的追赶……
实际上,这要是换作以前,双方可能会吵得不可开交,情感里的跌汤起伏又要再次重现。可如今却不一样了,双方都经历过自己的情感生活,并且又都是二婚,就这样平平淡淡就好,纵使没有多少温情,却也能正常的过日子。
“爱情不是最初的甜蜜,而是繁华退却依然不离不弃”。婚姻也有着类似的特点,抛却了爱情最初的跌宕起伏,最后就归于平淡,相伴,也就是简单有个可以和自己过一身的人而已。
我们大多都是平凡的人,常人不求什么天长地久,惟愿一切安好,共同撑起这个家,相互包容,一切归于平淡,便是万分安好。
02,无论何种爱,都是彼此的依靠,都是维系婚姻链条的纽带
作为出身高贵的郭凤,其实还是爱慕虚荣的,凡尘俗套几乎难入她的眼,而她之所以能与米先生“共度余生”,大部分也因为生活所系。
当米先生跟郭凤说有关大太太病情严重,不得不去看她时,郭凤慢慢急了,嘴里吐出:“别跟我说这些个!让人听见了算什么呢?”显然,这样的事,在她的眼里,多少有些入目不堪,这算不上“家丑”,可这已经让她很不痛快。她那小巧玲珑,俏丽可爱的装束;米先生追赶她也不露出老态;到舅母家些许摆阔的姿态……种种迹象,都表面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有头有脸,家境富裕的太太,可这样的人,为何会与常人米先生走到一起呢?
细细算来,也就是生活捆绑了他们。就像她与舅母的谈话所说的:“完全是为了生活;要不是为了男人,也不会嫁给米先生了。”虽然这些话多多少少都有几分气恼的语气,但并不否定,这算是他们在一起的原因之一,更何况他俩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或许,这终究也是一种爱,爱生活,爱过日子,只是找了不同的靶子而已,却也维系着两个人。
然而,两人在一起终究还是会有些许温情的,只是他们不那么自知。
米先生看望大太太后又回去接郭凤,并给她带伞,郭凤并未露出几分喜色,米先生也不期待她的任何表现。可冥冥之中,两人内心的那份淡淡的温情还在,只是都不予言说,更或是说不予承认。而文章结尾也提到,“郭凤想着,经过邮政局对面,不要忘了告诉他关于那莺哥。也许是内心深处还受到丈夫无意间关怀的触动,不经意间留下的微妙想法。
是啊,“当翻腾的油锅冷下来了,那余下的一点温热也就难以被察觉到,实际上这锅油永远也不会冷却。”
没错,淡淡的温情也是维系他们的一条扭带,这种爱,也在悄无声息中滋养着双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