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起学大学:人生,即为君子之道

一起学大学:人生,即为君子之道

作者: 中纵决策_王义礼 | 来源:发表于2022-06-02 07:17 被阅读0次

2022-6-3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

《诗经》中说:都城方圆千里,就是民众居住的地方。

《诗经》中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儿,飞来飞去,栖息在山岗上。

孔子说:说到“止”,就是要知道,应该待在哪里,难道人还不如小鸟么?

【原文】

《诗》云:穆穆文王,於(wu)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中记载:持稳深远的文王,内心光明、外在恭敬、心有所止!

作为民众的国君,应以仁爱为目标;作为国君的臣子,应以恭敬为目标;作为父母的子女,应以孝顺为目标;作为子女的父母,应以慈爱为目标;与国人打交道,应以守信为目标。

【原文】

《诗》曰: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a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an)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憪兮,恂(xun)憟(su)也;赫兮喧兮,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曰: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中咏叹道:你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翠竹郁郁葱葱;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谨慎敬畏、赫然宣达的样子,始终令人难以忘怀!

如切如磋的,是他对于学问的态度;如琢如磨的,是他对于自我品德的修养。谨慎敬畏的,是内心有所戒惧;赫然宣达的,是仪态庄重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说的就是:他那高尚的品德、至善的行为,民众忘不了啊!

《诗经》中慨叹到:呜呼!前代的君王,真让人难以忘记!君王的子孙们“尊贤德、亲亲族”,而君王的民众们“享其乐、获其利”,所以,永世难忘!

【思考】

本章讲述:止于至善。

至善有五:仁、敬、孝、慈、信。分别对应自己的不同身份:上级,下属,儿子,父亲,他人,一一了然。确定人生目标,可以对照一下这五点,做到没有。不要以为容易,孔子说,他都没做到。

至善的榜样,就是诗中描述的那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谨慎、庄重、威仪。实现的途径有两条:如切如磋的钻研学问(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如琢如磨的修养品德(事事检讨品德行为)!

人生,即为君子之道!

相关文章

  • 一起学大学:人生,即为君子之道

    2022-6-3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

  • 读《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何把学而放在第一篇? 整部《论语》十二章实际上是学为君子之道,或者为大学之道。如何为君子?必有进阶之梯,...

  • 一起学《大学》:大学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2018-04-27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64 【君子之道费而隐。】 道,中庸之道,费,用之广,隐,体之微 君子之道,有体...

  • 大学-大学之道

    文/观复知常 《大学》首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首句即为大学之道的阐释,第一章后面所有内容即...

  • 总结:乾与坤

    通过对乾坤两卦的学读,明白了乾坤之道,是天地之道,是夫妻之道,父子之道,亦是君臣之道。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

  • 《大学》21:“絜矩之道”的《诗》学依据

    《大学》21:“絜矩之道”的《诗》学依据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

  • TV君十年纪(原创连载) 04-感恩节 结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圣人、大贤、君子之道。 是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也是立功、立言、立...

  • 关于《大学》中的“明明德”与《老子》中的“自知者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有明德,明明德就是自明其明德,人如能自明其明德便是大人,便是君子,便是圣人。所以学做大...

  • 2019-12-24

    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君子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学大学:人生,即为君子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bc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