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庸 学习心得之一

中庸 学习心得之一

作者: 3ae0fae20c11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0:20 被阅读97次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天赋予人的本性是性,遵循天性而行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是教.道是片刻不可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秘的事情越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容易显现.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                             

理解:就人的禀赋而言是先天形成的,这是含有道德内容的禀赋,人人都遵照各自的禀赋而行,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常规,这就是道.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明白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是我们的道.那么如何达到这个道,就是要“慎独”,就是要加强个人修养 ,不要做暴利的事 ,不要假冒伪劣产品,不要从事非法的诊疗,不要拉虎皮做大旗,不要忽悠客户,不要承诺包治百病,要加强我们的道的自觉性,要谨慎的修养自己,唯其如此才能事业长青,才能名利双收.          那么如何加强个人修养“中和”按照这两个字来要求自己,何谓中:只要我们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不做过分,非法,踩踏法律边缘的事情.何谓和:要有一个仁心,对一些非分要求不顺从 坚持原则,包括上级的非分要求,客户的非分要求.坚守仁心去做事,坚守大道,坚守健康产业的本心“服务”“为天下老人健康服务”的大道,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完善自己 才能让这个行业重见阳光️。

相关文章

  • 中庸 学习心得之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 《大学》第17课

    作者:陈婧 学习心得: 1,本周的主题是【诚其意】,今天学习《中庸》阐述【诚意】的4个重要论述: ①中庸在一开篇就...

  • 『平衡人生——内外财富外在修炼』

    ①学习心得 2016年开始,我一直寻找「中庸」的传统文化,一直缘分没到,其实,我特别推崇中庸之道! 2015年我曾...

  • 《中庸》学习心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

  • “中庸”之道新解:何为“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中庸》出自《小戴礼记》,为儒家“四书”之一。《中庸》一文,文字简约,义理艰深,是...

  • 南师解读《中庸》之性、道、教

    【编者按】《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之一。《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

  • #华与华书房#《中庸》【1】中庸之道,就是追求极致完美

    圣学不传,误解甚多,中庸之道算是误解最大的之一,有人“谦虚地”说:“我这个人就是中庸。”有人说:“拒绝中庸,追求完...

  •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一、觉悟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道德标准。阐述待人接物...

  • 10人文社科之国学经典《话说中庸》

    10人文社科之国学经典《话说中庸》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话说中...

  • 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孔子为弟子们阐释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筹之一。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 学习心得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ha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