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
世人常言完善,以为至高之境,然每至中途而废者,十之八九。完善之事,非止于外表的圆满,实乃内在的充盈与生长的持续。
完善非凭空可得,亦非一蹴而就。譬如树木,其枝繁叶茂,非一日之功,乃是日积月累,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在风雨中挺立身躯,终得以参天。人之完善,亦当如是。须得在尘世中打磨心性,于实践中积累智慧,方能使灵魂不至于干瘪,思想不至于枯竭。
然而世间追求完善者,往往陷入一种迷思:以为完善便是毫无瑕疵。此大谬也。天地本有缺,月亦有圆缺,人何以求全?真正的完善,恰在于承认不完善,而又在不完善中寻找前进的可能。古人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正是此理。
东西哲人于此颇有共识。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从不自满中见真谛;苏格拉底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则在自知无知中开启真知之门。完善非终点,而是路途;非完美无缺,而是不断超越现有的局限。
故完善之道,不在求全责备,而在勤勉不息;不在躲避瑕疵,而在包容缺憾的同时力求上进。生命的意义,大抵就在于这永恒的完善过程之中——永远未完成,永远在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