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大家好,我是Kiki,是一名家庭陪伴老师。
邹澍:你主要做什么?你日常是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其实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职业啊,
Kiki:“三陪”,哈哈哈,陪吃、陪玩、陪学习。这个职业涵盖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归我管。
邹澍:其实我已经是父亲了。陪孩子玩很快乐,但陪吃有时容易上火,陪学习更是挑战。我的天呐,哈哈!这个职业给你带来的是快乐多还是痛苦多呀?
Kiki:一定是快乐与痛苦并存。但从内心感受来说,因我真心喜爱孩子,快乐远超痛苦。
邹澍:是你喜欢给了你钱的那个客户的小孩,哈哈哈,还是所有小孩?
Kiki:说实话,接触的众多孩子中,难免有“熊孩子”。但我知道他们背后往往有“熊家长”,因此我更多以理解待之。
邹澍:从这个角度看,你平时需用语言频繁沟通。如何理解语言表达和沟通在你职业中的作用?
Kiki:我希望传递一种对孩子和家庭有意义的亲子沟通方式,将理念植入父母心中。这很困难,他们常说“道理我懂,但做不到”或“方法不适合我家孩子”。
邹澍:让你觉得最难搞的家长是怎样的?
Kiki:比如一位博士父亲,极为用心,却无意中给孩子施加压力。我们建议他适当“示弱”,以激发孩子创造力。有时用力过度适得其反。
邹澍:这跟说话很像,站上台演讲或脱口秀,拿捏“度”很关键,过了就不好笑了,也无法感动。
Kiki:对,恰如其分最重要。
邹澍:你以前玩过戏剧类,可以讲讲这些经历及对工作的帮助吗?
Kiki:因偶然机会,我作为观众加入“一人一故事”剧团,分享故事,演员现场再现,令人感动又爆笑,极具治愈力。这让我转为兼职演员,戏剧经历帮助我洞察情感,应用于工作。
邹澍:这几天我们一起体验脱口秀学习。作为这个职业的人,你为何想学脱口秀?不只是让孩子更喜欢你吧?还有别的动机吗?
Kiki:我擅长与孩子交流,像大姐姐般做朋友,但与家长沟通是困境。没人愿听“你做错了”。幽默是出口,我想用轻松、自嘲的方式传递理念,甚至未来办“家长吐槽会”。
邹澍:你很放得开、多变,有点“女神经”味道,哈哈!这几天发现自己的幽默天赋了吗?
Kiki:我擅帮别人挖掘笑点,文思泉涌,但自己找爆点时常卡壳。这正常,初学者皆如此。未来,我期待更多创作与演出。
邹澍:最后,你想对观众说一句什么?
Kiki:生活中若多用幽默沟通,连接情感,何不多些快乐?生活已够苦痛,我们都幽默一点吧!
邹澍:好的,谢谢,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