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可能有许多人关注的日子都是“双11”,而我关注的却是“11·9”,因为这个日子是消防日。
在这一天,公司组织员工进行了消防演练,我也借此机会做了心肺复苏术的宣讲推广。
忽然想起,我参加的第一次公益活动就是在五年前的消防宣传日。

那时,我正处在儿子高中陪读的闲散生活中,每日穿梭在各种娱乐活动之中,不是在茶城、香蜜会之类的场合,就是在去往这些场合的路上。因此,当朋友介绍我参加公益组织时,我欣然加入,成为了一名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其实,我最初理解的公益,并非要求竭尽全力地做好事,而是举手之劳做出对公众有益的事。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公益真正的含义。相比社会名流、慈善家之辈动辄捐款百千万的行为,我没有这个能力。
但我至今都保留着一种习惯,那就是在外用餐后,一定将我面前的残渣收拾进碗盘,再将碗盘叠摞在一起,让它们呈现出一种服务员最容易收走的状态。
我所能做的仅此而已。如果有一天,坐在我对面的陌生人,因为看到我这样的行为,从此以后也如此做的话,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做的公益了。
想起在儿子的小学阶段,我们常常进山玩耍。下山时,我便顺路捡起沿途的垃圾,最多的是空水瓶、易拉罐、食品包装袋之类的垃圾。
我捡时,儿子会帮着捡,常常下到山脚,娘儿俩已经捡了满满两袋子垃圾。有时看到沿路上成片的垃圾,一看便知那是小型野餐之后的产物,我们也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它存在于那里,但是捡走一点,终究会让山里少留一点。在我看来,这就是我能做的公益。
五年前的消防日,我第一次正式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公益活动,感觉既新鲜又激动。
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活动的参与,尤其当我正式加入红十字会这个组织之后,我才真正像找到组织的流浪者,终于有了归宿。
在每一次的应急救护培训课上,当我每一次站在这个课堂的讲台上,我都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
当我在街头宣讲心肺复苏时,双膝跪地的我面对陌生的群众,丝毫没有不适感。虽然也曾有顽皮的孩子有意跑到我的面前来享受这种跪礼,但是这些都无法替代围观群众专注的目光和认真的聆听带给我的幸福感。
当我在课堂上给学员们教授救护知识时,听到学员们不断地喊着“老师,老师”时,内心深处生腾起的是满满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在我看来,这就是我能做的公益。

进入十一月,连续两个周日,我都没有休息,而是参加了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
做为主讲师,从早晨九点到下午五点,我以站立的姿态,高亢的嗓音,一遍又一遍地演示,一个又一个地指导,也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了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樊登有一期讲的书,书名就是《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其中讲到“专注的力量”。
而我每次在这样的宣讲中,无论是街头还是课堂,我都专注在当下那一时刻,如何将救护知识更快更有效地教授给大家,而从没有关注过自己是否讲得好,是否形象佳,也许这正契合了专注的力量,才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身心合一。
而我常常在这种专注的状态下,几个小时的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也因此,我真心感谢公益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
与其说我在做公益,不如说公益改变了我,滋养了我。我又怎能离得开这条公益之路呢?那么,就让我在这条公益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