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作者: 一尾小茶鱼 | 来源:发表于2025-01-17 08:21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凌晨三点多自然醒来,经期头疼缓解,大脑逐渐活跃,思绪万千。想静心再躺一会儿,无奈压不住蠢蠢欲动的表达欲,于是穿衣起身,喝了两杯热水,坐在电脑桌前,打算试试书中的清晨无意识写作法.

近日协调的事情多,语言和思维在处事中不断地被打磨,有了一丝清明。感觉人生就像下棋,有目标,有路径,有方法,余下的就是徐徐图之;若是走一步算一步,则处处坎坷。怕的是历经坎坷仍不自省,还想处处依附别人去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简直是无可救药。人若不自救,神仙来了也难救。

人若想强大,还得学会拒绝,撕掉好人标签。“好”这个定义,是主观的,没有标准,甚至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且有时候是双标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等等,你若如我的意去行事,我便说你好,不如我意就是你不好,谁给你的自信呢?所以,撕掉好人标签,警惕被自私自利者利用。好的前提是互相,你来我往才能长久,单方面的付出那是掠夺。

良好长久的关系前提是保持适当的距离。亲密有间在植物学中也是如此,不信你抬头看看大树,即使再繁茂的树林里,树冠之间都是有间隙的,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领地,再看看那些紧密依偎在一起藤缠树,不是藤死,就是树亡。人际关系也该如此,不管再近的关系,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应该有空间意识,生活空间,思维的空间,在交集的地方友好相处,在独自的空间自由呼吸。不强求别人,亦不委屈自己。尊重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看到对方的付出,也愿意以付出时间和精力来交换关爱。一味索取,终有一日关系失衡,也就没有了关系。

不要试图去挽救谁,人的行为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事,行事风格又决定了他会遇见的人和事,思维和意识是每个人的投影源。如果投影源不改变,其他只是饮鸠止渴的枉然。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强大,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至于自己的事,不要指望任何人帮你解决,人到成年后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可预测的,除了天灾人祸,每一步提前有打算,有预案,对每个决定有最好的预期,也有最坏结果的承受力,人生便大概率不会失控。懒于思考者则处处都是突发事件。

人们往往误解“吃苦”的含义,大多数以为吃苦就是节俭和重复体力,认为静坐不动是享福,但前者只是懒于花时间学习与思考,是意识上的享乐。而后者会花大量时间在意识的探索与前行上。前者的生活里充满各种的不如意,好像总能遇到各种不好的事情,也就印证了古人的那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问题的终结方式只有一个,改变自身,改变意识,去自省、自救,除了这一条,外界的其他帮助都是隔靴搔痒,临时为之,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助长并延长问题的终结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do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