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前言之二)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14:20 被阅读2次

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譬如社会安全、经济危机,归根结底都是人心出了状况。人文精神的失落令这个世界变得浮华和狂躁,哲学和宗教非常衰颓,人的价值严重地贬抑。中国文化的复兴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障碍,那就是人们的信心如今已经十分薄弱,文化自信尚无从谈起。

具体地说到中国文化的内容,必然首先想到儒家。孔孟对中华民族个性的塑成有非常大的贡献,儒学在中国的实际地位绝不逊于基督在西方文明中的分量。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人受到儒家的浸染,养成了性格中仁爱、温厚的一面。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绝非仅有这单调的特点,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和”。

人类社会的动荡,价值观念的冲突,包括个人自我生命的迷失,全都是因为不和所致。中国文化擅于“和”而“同”,以开放的心胸接纳这个世界,用全息宇宙观来建构和平、和谐、和乐、和美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

如果中国文化只有一家之言,人类只存在一种价值观念,那将是人文生态的荒漠化。文化必须是多元的,同时也必须要为人而服务。如果文化不是用来成就人、化育人,则只能是件花瓶一类的摆设,可有可无。因此上,文化学术必得是以人为本,是爱人、救人、树人的。中国文化所以要复兴,正是由于她的价值同上面所述相符。

儒佛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三根砥柱,能够和合共存,相互补充与促进,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比较来说,儒家重视伦理学,强调更多的是社会秩序,儒学思想对于个人人格的培养十分的必要。有世间法就必有出世法,宗教便是为人类提供心灵关怀的重要文化形式。中国虽然自古没有深厚的宗教信仰传统,但佛教还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教原本是主张出世的,是以生命终极关怀为虑。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每当人文精神和社会状况衰退的时代,中国人都会寻求出世,使心灵不会沉沦于现实的困苦。儒家受到佛教的加持,将大乘菩萨道的勇猛无畏精神作为入世的思想指引,影响了无数士君子去践行舍身取义的理想。

最后不能不提道家。道家思想可以说是儒家的辅翼,又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大接引者。儒家讲仁义,谈道德,鼓励成仁取义,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儒家又讲忠孝,提倡礼制,有极其强烈的入世愿望。但在道家看来,真正的道德并不是一种来自外界的主观意识形态,而应当是人人本具的内在之德。而杀身成仁的行为只能牺牲自己的性命,不见得会改变现实。要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未必非得是如此的悲壮,首先须要保全身家性命,掌握处世的智慧,明形势,识时务,方称得上是圣人。人的生命在道家认为是十分可贵的,因为这个身体里承载了本命元神,它是人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社会的一切道德观念既能够鼓励人弃恶向善,但也可以变成束缚桎梏人性的枷锁。道家哲学对于偏重社会伦理的儒学,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前言之二)

    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譬如社会安全、经济危机,归根结底都是人心出了状况。人文精神的失落令这个世界变得浮华和狂...

  • 读庄漫笔(前言之三)

    道家思想与佛教在出世精神上很相似,二者的宇宙观或说形而上学都有共通之处。学佛的目的是解脱人生现实的痛苦,超越生死。...

  • 读庄漫笔(前言之一)

    提及传统文化这个话题,今天已然成为了一个很“时髦”的社会热点了。随着“国学热”这股浪潮的带动,人们对于中国...

  • 读庄漫笔——《徳充符》之二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 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

  • 读庄漫笔(缘起)

    庄子这部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同时也有很多的争议。一般人对它的印象常常是用“恢诡谲怪”、“荒诞不经...

  • 读庄漫笔——人间世(十四)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

  • 读庄漫笔——人间世(四)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

  • 读庄漫笔——人间世(五)

    “且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

  • 读庄漫笔——人间世(六)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

  • 读庄漫笔——人间世(十三)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前言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i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