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路篇测试

子路篇测试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7-08 08:48 被阅读0次

一、将经典句子补充完整

1. 子路问政。子曰:“ 先之 ,劳之。”请益。曰:“无倦。”

2.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3.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二、将下列经典句子译成白话文。

1.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文:孔老夫子说:士君子能与任何人都和睦相处,但不要求观点意见统一一致;小人则不同,与人相处要求观点同一,但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2.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白话文:狂者志向高远,行为不遮不掩,而积极进取于善道;狷者洁身自好,不当之事、不善之事,绝对会守节而不为。

三、联系自身,分享您的感悟。

1.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答:本章关键在于对“直”的理解。“直”,在《论语》中涉及15章,共出现22次。《说文解字》:“直,正见也。”与隐匿相反,指的是无所隐瞒。“直”所强调的是个人不偏不斜的所见,是无所隐匿,大多指人的第一感念、初心,而非“三思”之后的观点、想法和做法。《宪问篇》,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公冶长篇》孔子说“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这些“直”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直爽”的含义紧密相连,而与“正直”的含义有一定的距离。“直爽”指心地坦白,言语、行动没有顾忌;而“正直”则指公正、坦率。可以说,“直”与否的根据在于个人的当下本念,亦即坦白而不加隐藏地将当下的念头表示出来。

本章乍一看,叶公所说“证父攘羊”的直躬者,似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因其遵守法律,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好像是所谓“z治立场坚定正确”。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直躬者的所谓“直”,实际是隐含着极大地“曲”,有很多违心的成分。也就是说,对于当权者来说是“直”,而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则是“曲”。

在孔子眼中,血缘亲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天下之大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为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重视的是血缘亲情。“父父子子”则是天下之大经。因此,当发生父亲攘羊时,攘羊毕竟是一个不严重的具体事例,正常人无疑会认为血缘亲情重于证父攘羊,因而产生“隐”这个自然的当下本念。相反,直躬者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故作姿态,如微生高的行为,已经背离了“直”。“亲亲互隐”,其实是最真实的直爽表现,是自然的当下本念。

我们看看圣人大舜会怎样做。《孟子·尽心章句上》记载: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说:舜怎么能让皋陶不执行法律呢?舜当国家的天子就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但是,舜看待天下犹如看待穿破的鞋子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跑到天涯海角的海边住下,终生和父亲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掉天下。

2.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朋友之间要相互切碰勉励,兄弟之间应该和悦亲热。

这句话出自《子路篇》第28章,上承前面十章论士君子的修养品格,也是为正者的基本素质,做一下小结,下启本篇最后两章,对全篇总结,可谓至关重要。

本章子路亦问“士”,而夫子却答以兄弟、朋友相交之道,大概是劝勉子路要欲养其心性,敛其习气吧。

按照儒家的伦理观念,兄弟、朋友二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其道。兄弟主悌,有“友于”之情;朋友主信,有兄弟之谊,所谓“兄友弟恭”“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也。大抵兄弟为同胞手足,相处应当亲热和悦,互相宽容,不宜苛刻求备;朋友为同道同志,交往相处之时应当恪尽真诚,切磋琢磨,互相提高,互相促进,不宜狎昵失礼。《集注》引胡氏曰:“切切,恳到也。偲偲,详勉也。怡怡,和悦也。皆子路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于所施,则兄弟有贼恩之祸,朋友有善柔之损,故又别而言之。”

《孔子家语·六本篇》记载:

孔子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取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这段论述之中,告诉我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伦关系中,都有切磋砥砺、劝勉匡正的责任,这就是儒学的义理,来源于生命和生活,所以能圆融自洽,左右逢源。

切切,是爱人,是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和责任。偲偲,是知人,是关注他人的深度和智慧。怡怡,是慈悲,是永远想给他人快乐的自然、任运的修为。当我们能够如此待人的时候,就一定是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人与人相处的真谛,那个时候,我们就远离了痛苦,拥有的是自利利他的快乐。

相关文章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

  • 你知道“孔子都是怎么管人”的吗?

    《子路篇》 【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原文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

  • 《论语》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 《论语》子路篇

    一、子路其人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只比孔子小九岁,是侍奉孔子最久的弟子。子路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之一...

  • 698/1000《论语·子路篇148》

    《子路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自己先...

  • 先之,劳之。无倦

    13---子路篇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翻译】 子路问为政之...

  • 论语学习6/12

    6月12日 《子路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

  • (96)最和气:名正言顺

    最和气每天写一篇,第一年第96篇。 《论语.子路篇》中,子路问孔子,您从政的话,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孔子对子路说:“...

  • 善读「论语」13.1:先之劳之即敬事,行之无倦乃为仁

    「子路篇第十三」1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请问为政之道。孔...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子路篇(第一)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释义: 子路问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率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路篇测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ar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