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铜山三苏、寻名郪江

寻铜山三苏、寻名郪江

作者: 鄢川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23:12 被阅读0次
铜山:雨后的山峦

图片来自一位朋友的朋友圈分享。朋友的老家在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偏远小镇,沿途风景是真美呀,但美的让我有些遗憾:它太偏远了。

小镇名曰“广福”,古称“铜山”,我和先生曾去过一次。广福是古铜山三苏的故里,相对眉山三苏,它真的毫无名气,只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便对它有些认知。

我们是在2018年端午节看过眉山三苏后,一直对铜山三苏心生向往。但人迹罕至,文化没落,是真的。

途中问路,遇一位住在铜山大观音旁、穿着花衣裳的老奶奶,她挥着衣袖,指点“江山”,为我们描绘着即将开工的铜山文化遗址。临走时,她还特热情地喊到:“二天来耍啊,我们屋离大观音像近得很”。

但那不是我们要找的古铜山文化。

铜山三苏:苏公笔

古铜山三苏的苏公笔,传说立在郪江边,当地小有名气,但仅限于文人之间。

因出发前,我有询问一位前辈“铜山三苏”具体方位。前辈告诉我:“苏舜钦是一代名臣,敢于连续4次给皇帝上书,内容都是直指时政之弊的,也是皇帝不愿听但对国家对老百姓又很有利的”,苏公笔便是后人为纪念他敢于秉笔直书而立。

小雨淅淅,沿着公路,有条河蜿蜒向西,两岸丛林茂密,当地很多人都说这条河没名字,或称它“大观音像河前面的那条河”。一个扫街的大爷,第一次遇到时,他说那是“玉江河”,第二次遇到时还热切地问我有没有其他答案。

返途中,老师发来信息关心我是否有去及收获。他后来告诉我,扫地大爷口中的玉江河的确是“玉江”,被地图标注为郪江。

广福小镇矗立在山边,背靠着山,面俯瞰着江,江边有茂林,路途不平坦,从江上到街上,要爬很陡峭的楼梯。

站在街道上,望向江中,望向对岸被茂林遮挡的苏公笔,仿佛置身江南烟雨。据说沿岸有唐宋明清四代的石刻,可惜我们只找到为江中直立的“苏公笔”,古树荫佑的王氏(明代当地进士王唯贤)陵碑,看不清字迹的铜山三苏碑记,亚洲最大的坐式观音,隐身山中无人问津的小庙……

广福,如同它保存完好的古铜山建筑风格一般,与临近镇宇截然不同,让人流连忘返。

广福,如小时候乡里乡亲、你来我往的那种熟悉感,民风淳朴,油然而生。

广福,原生态景色,山峦迭起,雾霭环绕,烟波江上,为人惊叹。

然与之而来的,却是乡镇没落,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同事告诉我,今年中考,他们镇中学仅5个人考上高中,正当我疑惑之余,他再一次肯定:“对,是平均每年都不会超过10个”,我瞬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遗憾。

相关文章

  • 寻铜山三苏、寻名郪江

    图片来自一位朋友的朋友圈分享。朋友的老家在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偏远小镇,沿途风景是真美呀,但美的让我有些遗憾:它...

  • 铜山三苏

    铜山三苏,是梓州铜山,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的三个宋代文人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 自端午看...

  • 三摩地的三种分类

    【原文】: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唯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

  • 郪江古镇

  • 郪江古镇

    郪江水长流,郪王遗旧丘。岁月留难住,人世苦离愁!

  • 郪江庙会

    朋友给我发了一个抖音链接过来,点开一看是庙会的视频,当时就想现在这个日子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怎么会有庙会呢?庙会不...

  • 迷雾,寻江

    昨个儿夜晚,街道上灯影稀疏,气温已然降去了许多,便是怎么也不肯从房间出去了,早早的藏进被子里,心里默念着,是不是...

  • 内心的抉择

    人物:麦钟和,苏寻,张世强,司遇宁,辅导员 第一幕:麦钟和出场(麦钟和与女友苏寻在打电话) 苏寻:气死我了,明明说...

  • 千江寻一客,煮粥品红楼(2)

    文/江北客@三渔@千江寻一客 上一回 千江寻一客,煮粥品红楼(1) 第四勺 葫芦僧 葫芦案 这一回三首回前诗,可谓...

  • 【踏莎行】东圃寻梅

    文/一江 踏莎行 • 东圃寻梅 一江 东圃寻梅,南山问菊,北园苗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铜山三苏、寻名郪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zi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