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蒲海清
1941年出生的四川人蒲海清,是2003年10月继郭树言之后的第二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997年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之前,蒲海清作为四川省委常务副书记、重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参与了有关筹备工作。
时过境迁,2013年夏季的蒲海清已是72岁的老人了。与我说起重庆直辖,他依旧记忆清晰,声情并茂。
蒲海清说:重庆直辖已16年,但我作为首任市长,对当年筹备经历仍然记忆犹新,不能忘怀——
重庆成为直辖市,其实是一种“回归”,因为历史上重庆曾两次直辖:国民政府时期,重庆为陪都,后改为行政院院辖市,同时也称为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4年,重庆先为中央直辖市,后改为西南行政大区直辖市。
重庆成为新的直辖市,于我而言可以说是经历了“三部曲”:开始是不相信,然后是高兴,再后来就是直接参与筹备工作,到重庆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先说“不相信”。
1996年1月哪天记不清了,我找了省长肖秧,他以前是重庆市委书记。我说:肖秧同志,我向你报告一下重庆经济发展情况,请你考虑”。我提出是不是专题研究一次重庆的工作,研究重庆如何深化改革?如何扩大开放?如何加快发展?这个时候,肖秧说“海清,你不要着急。我告诉你件事,请不要告诉别人。我从李鹏总理那里听到,中央正在研究重庆成立直辖市,国务院已经研究了”。
回来后我琢磨,觉得肖秧讲的话不一定准确,不大相信。
再说说“高兴”。1996年4月,我作为四川省委常务副书记,到北京向胡锦涛同志汇报工作。他对我讲:中央原来准备让你当四川省省长,但考虑到重庆要成立直辖市,那里的工作任务更艰巨,准备调你到重庆市工作。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我问,能不能告诉省委书记谢世杰。胡锦涛说,对谢世杰同志也不要讲。因此,我当时没有向任何人讲,连老婆也没告诉。
当年6月26日下午,李鹏总理在他的办公室开会,参会的中央领导胡锦涛、李贵鲜,四川谢世杰书记、宋宝瑞省长、重庆市张德邻和我。在这个会上,正式宣布成立重庆市直辖筹备领导小组,张德邻任组长,我任副组长。
李贵鲜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重庆直辖市管辖范围,中央先后共提出过四个方案:
一个方案是以三峡库区为中心建立一级行政区,成立省或者直辖市,包括湖北宜昌,也就是和之前的“三峡省”模式差不多。但后来觉得牵涉地方太多,不能精简机构,中间管理成本过高,放弃了。
第二个方案,即大方案,除了把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等划过来外,还把广安、达川、南充等也拿过来。
第三个方案,即小方案,直接把老重庆地区升格为直辖市,这个办法简单,不过无法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的问题,也只能放弃。
第四个方案,即现行的重庆市区划,老重庆地区、黔江地区、涪陵市、万县市合在一起成立重庆直辖市。
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
当年6月26日下午在李办讨论管辖方案时,谢世杰、宋宝瑞建议把广安、南充、达川都纳入重庆直辖市范围。李鹏说,这是小马拉大车,贫穷的县太多了,人口也太多了。按照第四个方案,重庆市就有3000万人,如果把达川、广安、南充划过来,南充当时 800多万人,达川700多万人,广安600万人,这加起来就是5000多万人。
我发言提出,不赞成大方案,南充和达川还是由四川省管辖,而黔江地区本来就是从涪陵市分出去的,可以纳入重庆市,同时把广安接收过来。李鹏说:广安现在不纳入,以后再研究。后来我才知道,小平同志多次讲“我是四川人”,广安如归入重庆市,也不合适。
经过讨论,李鹏作结论,意思是就按照现在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和老重庆市组建成立重庆直辖市。因为要成立重庆市直辖筹备领导小组,暂时不把涪陵、黔江、万县直接纳入,而是交给重庆代管。以后四川省开会,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还是去参加,重庆开会,也可以列席,逐渐适应。中央最后确定的方案是一个中间方案。
9月18日,我被选举为重庆市代市长。9月20日至21日,胡锦涛同志视察重庆,主要是研时隔16年,蒲海清忆念“重庆直辖”|李鹏与三峡工程(13b)究考虑重庆直辖市班子建设问题。他对我们的做法表示认可。这样,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就确定下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