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定:三峡特区】 1984年7月31日上午,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第一百四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 1...[作者空间]
【陪万里考察三峡】 1982年,水利部与电力部合并,电力部部长李鹏改任水电部副部长。于10月7日陪同...[作者空间]
1981年1月4日,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大江截流成功,中共中央发了贺电。1月6日至11日,51岁的李鹏以电力部...[作者空间]
1955年至1966年,李鹏曾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阜新发电厂厂长。在东北工作和...[作者空间]
图示:1954年夏在斯大林格勒 李鹏一行于1948年9月2日登上开往苏联的火车,由联共(布)党中央亚洲司派负责人到边境迎接。因当时驻莫斯科还是国民政府大使馆,苏方只安排他们在...[作者空间]
【李硕勋夫妇及其家庭】 1988年4月,李鹏就任国务院总理时,家庭及其身世鲜为人知。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他是革命烈士后代,父亲叫李硕勋,母亲是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的胞妹赵君陶...[作者空间]
【引子 殷殷三峡情】 一项水利工程,自最初设想、论证,到实施建设,前前后后历经磨难,时间长达一个世纪,可谓空前绝后。 一个民族工程,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持续关注,且兴建与否...[作者空间]
【在杭州:我见到了刘征宇】 2019年夏,我到杭州采访方强教授时问他有无常联系的患友,他随即便打手机帮我约人。约到的是开公司的老板刘征宇,而当年的病人是他哥哥。第三天上午...[作者空间]
【在绍兴:我见到了施金贤一家人】 到绍兴采访施金贤,也是上海瑞金医院陈德昌教授推荐的。施先生约我们在当地颇有排场的村委会见面,令我感动的是,他竟把全家老少能来的都带来了。我...[作者空间]
【在蓉城:我见到了什邡女孩瑶瑶】 尚未谋面的廖瑶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重伤治愈的幸运儿。我2019年春季到北京协和医院采访ICU主任杜斌教授时,得知他是当年地震赴灾...[作者空间]
【在校园:我见到了北川女孩秀秀】 2019年9月,和秀秀相约见面的地点,选在了位于郫县的电子科技大学清河校...[作者空间]
【十年后,秀秀与医生“陈老爹”重逢】 这是2018年5月2日,上海《新民周刊》发表了“10年,北川幸存少女与抢救医生重逢——抗震救灾中的上海白衣天使”文章,作者吴雪。为求真存...[作者空间]
【康焰讲故事:ICU的十年之约】 在华西医院康焰教授狭小的办公室里,我一眼瞧见了墙上的镜框,里面嵌着的是他与几位ICU大专家和地震患友的集体合影。这副镜框,珍藏着医者与患者2...[作者空间]
【一位匿名ICU医生的自述】 我毕业于一所国内知名985高校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很多专业课程,从小就不走寻常路的我对其中一门叫做《急危重症监护》的课程产生了...[作者空间]
时光更迭,岁月流转。是谁,在光阴的故事里,刻下你的名字?一瓣清香,醉了半夏浮生。 等一朵荷花,在清晨的鸟鸣中醒来。于盛夏灼灼的期盼里,绽放清雅的芬芳。 没有荷花的夏天,是不完...[作者空间]
【我是ICU医生,我是“暗夜行者”】 以下讲述者,是江南某市某医院的ICU医生。虽系现实人真实事,为不被人误解、不造成麻烦,孬张善意隐去了他的姓名。 工作10年之后,成为重症...[作者空间]
【杜斌:评说综合ICU与专科ICU】 毋庸讳言,ICU的历史起源于其他传统学科,而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也的确应当是某些专科医生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但是,ICU发展到今天,在国...[作者空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是中国重症医学分会发起者之一,辽宁省lCU奠基人。 撰写中国重症医学成长与发展史,马晓春是绕不开的人物。采访他,听他讲讲从事lC...[作者空间]
年富力强的华西医院lCU主任康焰,是西南重症医学领军人物。他既亲身参与了汶川大地震危重病患救治,亦是新冠封城驰援武汉的“重症八仙”之一。 康焰接受采访,话题围绕学医并如何从事...[作者空间]
李建国教授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乃国家级重点学科。他长期担任ICU主任,是博士生导师,其科研方向是:感染性休克及全身性炎性反应的机理和治疗、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各种急性炎...[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