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五

作者: 江上读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10:17 被阅读0次

第五章:阳明逃险赴龙场,刘瑾弄权始逞威。

正德二年,夏天,王守仁去往龙场时途经钱塘。

在钱塘,一路有东厂的人暗地跟踪,王守仁料想若不能摆脱他们,定是凶多吉少,便心生一计,趁刘瑾的人不注意时将自己的衣服脱了交于一人,给了他些银子。第二天,果然有人大喊有人跳江了,有人跳江了,只见江里漂着王守仁的衣服。东厂的人一看之下以为王守仁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便回京复命。

王守仁想到既然事情已如此,何必再去龙场赴命。于是打算乘船去附近的舟山旅行一番,不料当天遇上飓风,船随风飞,就这样一路就到了福建地界,上了岸,便是连绵山岭,走了数十里,看到一家寺院,看看天色将晚,便扣门求宿,僧人开门见阳明身背一囊,执意说寺内没有闲房,闭门而去。阳明无奈便离寺而去,又数里,寻一野庙,便倚香案而卧。入夜,阳明好像听到有什么在叫,仔细一听,是老虎的叫声,而且围着野庙不停走动。这野庙久已无人居住,现在已成虎穴。阳明心想,既已如此,出去也是死,就在这里待着吧。第二天刚天亮,寺院的和尚就赶到野庙,原来这和尚料定阳明夜间必将被虎所食,这包裹就自然归了他了。不料进了野庙一看,阳明正呼呼大睡,便赶忙叫醒了阳明,惊讶道:你不是个常人,不然,怎么在这虎穴里竟一无损伤?便邀请阳明去寺院,说寺院里也有一位异人,阳明随其进了寺院,原来这异人就是19年前阳明大婚当天在铁柱宫遇到的那位道人。阳明将自己一番遭遇说与道人,道人问阳明有何打算,阳明说想就此远遁。道人说不可,万一刘瑾发怒,将你父亲逮了,污蔑你,说你北走胡,南走越,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岂不是连累家人?接着道人给阳明测了一卦,得《明夷》卦象,道人说道:明夷,利艰贞,虽处困境,亦当强毅。于是,阳明决定回去,继续去龙场做驿丞。临走,阳明在寺院壁间题诗一首:《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离了寺院,取道武夷山,经过鄱阳湖,先去看望官居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然后和家人一一拜别,妹婿徐爱因姐夫将赴龙场,纳贽北面,奋然有志于学。之后阳明带着三个仆人,一路风尘去往龙场。

此时,北京的刘瑾也没闲着,他正在进一步的巩固着自己的权力。他掌管了司礼监,八虎中的马永成掌管东厂,谷大用掌管西厂。吏部尚书焦芳也听命于他。内阁中的首辅李东阳虽不是百依百顺,也不敢与其抗衡。刘瑾从一个管钟鼓司的太监迅速上位,暴得大权,他的时代来了。

刘瑾,出生于1451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6岁时由一位姓刘的太监收养,改姓刘。进宫后,前期是一路摸爬滚打,犯了事,还差点丢了小命,后来在明孝宗时,由孝宗宠信的太监李广推荐得以调到东宫照顾太子朱厚照,由于很会逗小孩子玩耍,所以深得朱厚照喜欢。此人为人狡黠,颇通古今,以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为榜样,所以他不甘心仅仅只是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太监。

在54岁的时候,刘瑾得到了一展抱负的机会,而且是出手即不凡,要知道他的对手是谁,是被誉为“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的天下三贤相:刘健,谢迁,李东阳。

刘健和谢迁这两位可以说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难得的有助于治道的大臣,在他们的协助下才有了明孝宗的“弘治中兴”,而且两人一直活到了嘉靖朝,可偏偏正德帝朱厚照就是看不上。来看看后来的嘉靖是怎么评价刘健的:

卿资禀醇正,器识恢宏。粤自早年,究心理学,上探河洛之传。登名贤科,蜚英艺苑。劳勤茂著,闻望弥隆,遂以硕德长才,受知于我孝宗皇帝。简自圣心,擢居政府。朝夕献替,不诡不随。培植人才,爱惜善类。宣达民隐,慎守彝章。延访于便殿,赐问于平台。危言党论,禆益弘多。是致弘治十有八年之间,政事清明,实惟卿与二三大臣佐理之功。至于顾命之际,推诚付托,至切至专。卿感激知遇,益竭劳瘁。故当武宗皇帝改元之初,随事纳忠,曲为匡救。其毅然不可回之气,往往形于词色。厘革宿弊,斥逐群小。直道难容,告老而归。高风大节,播在天下。中遭权奸,横加谗抑。旋复昭雪,人咸钦仰之不置。乃今年近九旬,体履康泰,全名盛福。求之当代,实鲜其伦。惟昔宋之名贤,如司马光、文彦博辈,皆卿乡哲。揆其始终进退之大义,卿亦不多让焉。

在让刘健和谢迁退休回家之后,刘瑾就把矛头对准了户部尚书韩文,对这位户部尚书来说,刘瑾是恨得咬牙切齿,他的上疏差点要了刘瑾的老命。所以刘瑾就让人特别注意韩文的过错,不想这老兄为官清正,后来不得已找了个内库所进的银子有假的这么个由头也让韩文退休回家。

再下来,就是李梦阳,这个为韩文写文章参刘瑾的。李梦阳,字献吉,颇有文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成明朝“前七子”,又与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合成四大家。刘瑾假传旨意贬李梦阳为山西布政司经历(掌管出纳文件),并勒令其退职回家,后又罗织罪名,使李梦阳入狱。多亏康海力救,才使李梦阳免死。原来这康海和刘瑾是同乡,又有文名,刘瑾很是欣赏,可由于刘瑾风评实在太差,康海一直对他不怎么搭理。李梦阳入狱后托人找康海求救,康海这才去找刘瑾,刘瑾听说康海来拜访,兴奋的从床上立马坐起,跳下床,倒穿着鞋就出来迎接。自然李梦阳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不难看出,刘瑾对有名望的知识分子还是敬重的,比如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刘瑾在之前曾经向王华的一个同乡学习书史,听他说过一些王华平时的为人处事,心生敬慕。听说王守仁是王华的儿子后,怒稍解,没有狠心报复,且通过人给王华暗示,说与王华有旧,只要见一面,可以让他立即进入内阁。王华不愿意见,刘瑾有点不高兴,把王华从礼部左侍郎调为南京吏部尚书。后来刘瑾又让人传话给王华,说不久就要提升他,希望王华能够去拜访一下,不料王华又不愿意去,刘瑾生了气。后来找个理由让王华退休回家,王华倒也乐意挂官而去。

就这样对手都被刘瑾处理的七七八八了。正德二年三月,刘瑾记恨刘健、谢迁,以及那些建言留健、迁弹劾自己的人,矫诏列健、迁及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等五十三人为奸党,榜示朝堂,召群臣跪金水桥南,宣戒之。

正德二年八月,朱厚照于西华门外别构院御,筑宫殿,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谓之“豹房”。“八虎”们搜集的一些珍禽异兽都被养在里面。之前,朱厚照喜欢在宫殿里搞个菜市场,让宫女太监都换上平民的衣服,有买有卖,甚至有一言不合就吵起来要动手的,这时朱厚照就出来给他们评评理,断一断谁是谁非。这还不尽兴,后来又搞了个酒店,有宫女负责卖酒,有太监扮作客人,朱厚照进店后,众人一阵陪酒,大醉后,就地而睡。既作豹房,朝夕处其中,称之为新宅。

刘瑾每次奏事,必然是朱厚照玩的正尽兴时,然后不等刘瑾说完,就挥挥手:我要你干嘛,这事还来烦我。就这样两三次后,大小事皆是刘瑾自行处理,不再告诉正德帝朱厚照。

刘瑾虽然专权,可办起事来还是比较慎重的。明史上是这么说的:

瑾不学,批答章奏皆持归私第,与妹婿礼部司务孙聪、松江张文冕相参决,聪、文冕不能文,辞率鄙冗,焦芳为润色之。

意思是遇到大事都会找人商量该怎么处理,然后再找个文笔好的写好处理意见。虽说这些人都是他自己的人,但也可看出他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的人。

已而瑾权威日盛,内外章奏,先具红揭投瑾,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刘太监而不名。都察院奏谳,误名瑾,瑾怒甚,都御史屠滽率属跪谢乃已。公侯勋戚以下莫敢均礼,每私谒,相率跪拜,其熏灼如此。

由此可以看出刘瑾当时的权势,连朝廷大员和公候勋戚都要对他跪拜。55岁的刘瑾终于走向了人生巅峰。

相关文章

  • 王守仁.五

    第五章:阳明逃险赴龙场,刘瑾弄权始逞威。 正德二年,夏天,王守仁去往龙场时途经钱塘。 在钱塘,一路有东厂的人暗地跟...

  • 王阳明传奇背后的方法论,值得每次做完选择就后悔的你反复阅读

    《孙子兵法》就五步“道、天、地、将、法” 从王守仁历次不同寻常的举动中,感悟到的东西 故事一 宁王叛乱,王守仁手中...

  • 王阳明书法如何?有人说他“以人掩其书”,笔法劲健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王守仁,原名王云,到了五岁仍不会说话于是更名守仁,号阳明。他是陆王心学集大成者,他的...

  • 王守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王守仁,王明阳………格物...

  • 王守仁

    在这样的体制里,面对质疑、不解、冷嘲热讽,我能做的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忍常人之不能忍。 低头做事,砥砺前行。调...

  • 长翅膀的猫霜降-29

    “师兄,你在干什么?”王守仁看着聚精会神的白岩。白岩一点也没发现王守仁走了进来,还在喃喃自语个不停。王守仁受不了了...

  • 细言微声:人生若微尘

    文/王少明 王守仁的学生萧惠问生死之道,守仁这样说到“知昼夜,即知生死”,萧惠接着问昼夜知道,守仁说到:“知昼则知...

  • 大明圣贤王阳明(四)

    王守仁决定做圣贤开始,就开始从各种书籍中寻找答案。四书五经也是他首先选择的对象,可是王守仁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四书...

  • 行走札记122:王守仁名字

    听说过王阳明的原名字叫王守仁,究竟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导致他五岁前不能说话。其实,王守仁这个名字还藏有深奥的国学理...

  • 大明圣贤王阳明(五)

    江西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第二年,王守仁带着储氏一起会余姚老家,回老家的途中,王守仁拜谒了名士娄谅。于是王守仁就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守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ws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