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京城平民大众消暑纳凉首选之地就是什刹海了,是北京四九城里最早的消暑纳凉地之一,茶棚一半如水一半临水,风味小吃香味四溢,酒肆内高朋满座,游人沿湖赏花观景,乃京华纳凉赏景胜地也。其余三处分别是:葡萄园、菱角坑、二闸。几百年后什刹海依旧,风景依旧,荷花依旧,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环境更好了,岸青水绿干净整洁,无论是风云如何变幻,历来就是老北京人消夏避暑纳凉之地。
前些年的什刹海称为荷花市场了,陆续又增加了许多家的饭庄子、酒吧、咖啡吧、冷饮店、KTV歌厅,尤其是夜晚之时热闹非凡,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光点亮了湖岸,光怪陆离的色彩在湖面上浮动,游人如织也成了京城有名的杂八地。这里的许多古建筑也是修葺一新,古老的烟袋斜街也焕发新颜,成了集旅游购物餐饮的商业一条街,什刹海变得更加美丽了。

当您坐汽车路过北海后门时离大老远就会看到一座高高矗立的二柱一门四根通天柱两垂花的彩色牌楼,匾额处有四个金色的大字“荷花市场”这是启功先生亲笔所书。什刹海一带旅游景点特别的多,白天这里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异常的热闹,尤其是旅游的团队在胡同里可着劲儿的转悠。游客们都是冲着沿湖古迹景点来的,而北京人则是在什刹海边看荷花。
我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什刹海哪儿转悠一圈,湖岸上柳树成荫绿水漾波,是一处闹中有静静中有景的避暑好去处,总给人留下了一个流连忘返的理由。青山就是喜欢什刹海畔古老的宽街窄巷,气势恢宏王府故居,香烟缭绕的寺庙,喜欢那里厚重的文化历史,更喜欢月夜中一池凝碧的什刹海。尤其是退休以后,总喜欢在什刹海边溜达一会儿,静静去看月夜中的景致。
我一般是从牌楼前开始,慢慢地沿着湖岸向东走去,然后一直向北走去。夜幕下的什刹海比白天安静了许多,游客们也乘坐大巴车回到旅馆饭店里休息去了。沿湖的马路边一盏盏仿古的路灯闪动着橘黄色的光亮,灯的外形似一只只黄色的小灯笼,犹如民国时期一盏盏玻璃煤油灯,瞬间心中就有了一种怀古的幽思。湖边的路灯下许多北京的老人围坐在木椅上纳凉,喝着茉莉花香茶摇着传统的大蒲扇和老街坊老邻居们聊天说古,几个小孩子也不嫌热高声喊叫着在草坪中互相追逐打闹。
行走在明亮的月色下,湖水银波粼粼,堤岸上绿柳漫摇,沐浴着爽爽的湖风,虽然看不清楚水中田田的叶子,亭亭盛开的莲,却可以轻嗅着时浓时淡的荷香,听湖水拍打堤岸噗噗的轻响。浩渺的夜空游云遮住了天上的一轮明月,薄云出没在湖水中,阵阵荷香沁心润肺,什刹海的月夜充满诗意般的画面令我心悦不已。

什刹海的荷花了已然在这里生长了几百年了,白色、粉色的荷花绽放在暑热的季节,在一池绿水中亭亭玉立比肩竞芳,润泽淡雅的花色,素朴端庄的花朵,总给人一种圣洁的禅意。沿湖岸踯躅而去,唯见垂柳依依,一池绿水,湖风习习,银辉熠熠,荷花满塘,暗香浮动,粉白黛绿,点点珠光,恰与湖水圆月相映。正如一首古诗词写道:“藕风起,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钩帘。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什刹海的夜晚是静谧的,也是喧嚣欢乐的,湖对岸的酒吧、茶楼、饭庄、咖啡店内外五十色的霓虹灯影混合在了一起,漾起了氤氲冉冉的霞光直上九霄,也映照在湖水中形成了一道到光怪离陆的彩带,摇曳着诡谲般耀目的光影。什刹海夏日的夜晚被迷蒙霞光的色彩所映照那瑰丽的景致如同仙境一般。
明亮的月色下走过银锭桥后沿着堤岸向西走去,远离了炫目的灯光,也没有了喧嚣的嘈杂,似乎清静了许多。在星辉斑斓的月色中嗅吸着海风送来的缕缕荷香,听着波浪拍打堤岸的声响,脑海里浮现出老北京关于什刹海的故事与传说。
丙申猴年七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一个老北京人的回忆录”

无论您选择赞赏还是转发
对我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