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卖时间
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我们都在用知识变现。小时候妈妈叫你“好好上学,以后找份好工作”就是变现路径。90%的人都在用一定的知识参与协作,变成工资。
知识含量低、规律性强的工作时间就便宜,甚至分分钟被电脑取代;而知识含量越高,面对的状况越复杂,时间就越值钱——比如说华尔街顶级的律师,一流的医生,最好的企业咨询师——往往一小时标价上千美金。
2. 卖专利和版权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1989年出版,在全球卖出2500万多册,版税收入近1亿美金。柯维先生的演讲费用一度高达3万美金每小时。但即使这样,他也需要近3000小时才能赚回自己的版税——这至少需要3年吧。专利和版税确实收益高,但也是门槛更高的知识变现方式。
版权有2种方式变现:一种是版权收益,比如出书;一种是吸引流量,然后通过广告或电商来变现,比如大部分公众号,早期的“罗辑思维”。
3. 卖产品
有没有可能不是成为一环,而是直接单独地输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有,那就是最近比较火的知识产品与内容创业。
过去知识产品需要一个组织协作才能完成——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力量通过网络和科技无限放大,很多原来无法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变得有可能。
4. 投资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知识变现的隐藏关,就是投资。
好的知识理论有一个标准——自洽地解释过去,正确地预测未来。 “相对论”真正被世界接受,不是因为爱因斯坦沿着光跑步的奇思妙想,而是他预测到引力会让光经过恒星产生偏移,而光真的被观测到按照他的计算偏移了。
怎么体现你对于预测的信心?立个字据,写个文章都不是最好的方式。最终极的其实是投资—— 把自己的钱和时间押上去,然后等待结果。
查理•芒格说,巴菲特有70%的时间都在看书,巴菲特通过知识来判断,通过判断来投资,获得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