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套路上的一课

作者: 陆子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01:20 被阅读2次
今天小星星走了,我拿了两节课来给班上学生一起欢送他。

然后得知今天到我讲公开课,我就想着到底是讲《晏子使楚》还是《声律启蒙》,最后讲了《古诗词三首》第一讲,了解古诗词。

讲之前,我问学生知不知道人的几个阶段,最强盛是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说出是青年、中年时期。

我接着说唐诗是爷爷辈,正值中年(30岁左右);宋诗也是爷爷辈,正值老年(50岁左右);元诗也是爷爷辈,70左右。(画了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发展状况诗在唐代最高峰,词在宋代,曲在元代,小说在明清有一个小高峰,然后近现代再一次发展起来。)他们来参加武林大会,结果宋诗和元诗一看不用打了,反正打不过。于是宋诗派来了儿子宋词,元诗派来了孙子元曲过来,大家打成了平手,共同成就了中华璀璨的文化。

明诗、清诗老得走不动了,儿子孙子也一大把年纪,两人的孙子都不中用,没能生儿子,都只生了个女儿,于是为了传宗接代,又为了打这场旷世之争,不约而同的领养了一个干儿子,名叫“小说”。

于是在唐诗、宋词、元曲之后,有了明清小说的一席之地。

介绍完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后,我话锋一转,今天是讲认识古诗词,那我为什么要讲元曲和明清小说呢?

然后问了诗词曲的关系之后,他们知道了三者有血缘关系。

接着我抛出一个观点,小说也属于诗,不过是广义上的。除了小说、建筑、舞蹈、绘画等都是诗,广义上的诗。

所以小说、散文等又称为“无韵之诗”,而诗又被称为“韵文”。

接着说,正因为这样,我今天才会把这些一起讲,而小说过了明清,来到了民国、新中国时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生父母。从而在明清之后,再一次迎来了高峰期。只是近几十年,因为营养不良,遇到了瓶颈期。所以当代文学发展之路,不至于前人,而在于现代人,在于我们这些人,有多少投身于文学创作。

讲完这些之后,又回归本题,抽学生上黑板写第一首诗,在这间隙,讲了诗词的基本要素就是平仄、韵律和特殊格式。

讲完平仄,就抽学生把那首诗的平仄写了下来。

写完又引导他们观察规律,得出一二句平仄相反,没有三连平、三连仄现象,所以就不容易犯孤平、孤仄问题。

平仄讲完就进入了找押的韵,找完在下课前一两分钟,让学生试着自己写诗。

学生不敢,我就引导他们一起写了一句,可以算打油诗。

我来学校做功课(仄平平仄仄平仄),因为下课铃响了,我就没有继续瞎编,就说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作业就是把后面三句,像我们刚才那样填写完。

最后总结到,其实写诗不是那么难,只是要写好诗很难。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种类,特意画了出来。

唐宋元明清共画了五个图,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明代
反思

我知道这堂公开课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是上午第三节课通知我讲课。所以只能赶鸭子上架,选择了剑走偏锋,了解古诗词。

介绍了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并简单讲了平仄、押韵,提了一句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最后鼓励和引导大家尝试写诗,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不给前人封神,不将写诗填词想得那么高深。多一点了解,少一点敬畏,去亲近,而不是害怕她。这样才能有越来越多人去创作,诗词才有生命力。

讲完课以后,其他老师的不敢提出意见,确实被唬住了。我知道,问题肯定有,但至少这一节课,确实将听课的十几位语文老师镇住了。因为这是他们从没有听过的课,他们才知道原来诗词曲还有这渊源,才知道原来诗词讲平仄,平仄有规律。

诗后好几位老师对这些感兴趣,有想了解更多的,还有我室友,那生格西格,蒙古族的汉子,放学后专门留下来,让我详细地给他讲了一遍诗词曲、文言文、白话文、散文等内容。经过交流我才知道,原来他高中学的内容和我们的不一样。

等我讲完之后,他说明天要告诉给他们班孩子,这让我很是欣慰。

虽然朋友说我这样讲会误导孩子,但是我只是想深入浅出,只是想让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接触这些知识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诗词。本身诗词曲就有渊源,我将之比做祖孙三代并没有戏弄之意。基本没有关联,长者为尊总也没错吧?

另一个朋友说,有创新是好事,但是要建立分数的基础上,只要应试教育这个大的环境背景没有改变,分数就永远不能被遗忘。

的确这是个问题,我并不能改变,可是就能因为这,而让我放弃探索尝试吗?

我不会,也许以后会证明我是错的,但能因为害怕失败结局,而将求变之心深深扼杀吗?

我知道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诗人、作家,很可能班上一个人也不会有,但是,谁能保证一千三百多学生里,没有一个学生真正有兴趣,并且以后也能成为诗人、作家呢?

我不能忘记,曾经几次被扼杀天性的小孩。一次是在他三四年级时,他是那么的对诗词、小说感兴趣。就因为考试不考,老师和家长认为无用,深深地将一个孩子萌发的兴致摧毁。另一次是在初中,当时这小孩又被现代诗吸引,他兴致勃勃的写了一首又一首交给老师,老师第一次赞扬,第二次平淡,三次四次后,对他说不要再这样写,要好好写作文,考试都是诗歌除外。

就这样,又因为应试考试,他的兴趣再一次受到打击。这一拖又是几年,直到高中才又开始了诗词曲的模仿与创作。这一次他小心翼翼的,再不敢轻易示人。直到同学们都说好,老师也鼓励他,他才慢慢坚定了一定要走文学之路。

后来上了大学,他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中文系,还记得大学开始没多久,一个晚自习后,他去找到了班主任。鼓起勇气对他说,自己想学写作,以后能不能找老师请教。

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男神老师,励志偶像,几句话,就差一点再一次浇熄了这男孩的文学梦。

好在大学是自由之城,他因为依靠不了别人,于是自己开始了摸索。就这样他写出了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作品,短篇小说——《绿松石》,接着第二篇《盼君灯》也应运而生。

一直到现在,从小到大屡次被打击和劝退的男孩,终于还是磕磕碰碰一路坚持了过来。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次听赵雷的《理想》时,觉得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那个男孩就是我,现在回想起这一切,仍忍不住想哭。我从小语文基础就没打好,可是我就是喜欢古诗词,喜欢小说啊!

我只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失败者,在我只知道服从之时,我几次抛弃了自己喜欢的事。如今我已有选择和拒绝之权,我只是想做个尝试,想看看有没有和我当年一样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孩子,如果有,我想对那小孩说:我教你啊!不为考试,不为成绩,只为兴趣!不耽搁上课时间,课余时间,我就为你一人上课。

就想《恰同学少年》里面杨昌济对毛泽东说的一样,现在有了,你一个人的课。

我期待了十几年,没有遇到看好我,教我的良师益友。现在我能成为我曾经期待的那个人吗?

十年之前,我是想要老师教而不得;十年之后,我是想找一个学生教而不得。但是,我不会放弃,就像当年那个小孩,虽然饱受打击,却一路坚持走了下来一样,如今我也会继续坚持寻下去,因为我相信一定还有像我一样的人存在。如伯牙琴一般,觅知音,无悔!

相关文章

  • 不按套路上的一课

    今天小星星走了,我拿了两节课来给班上学生一起欢送他。然后得知今天到我讲公开课,我就想着到底是讲《晏子使楚》还是《声...

  • 别妄想猜透草履虫

    by 喵儿 套路深不可怕,最怕的是不按套...

  • 按,不按?

    前几日,语文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期《奇葩说》,辩题是: “在两艘船上,一艘船上有一百多个人,另一艘船上只有贾玲...

  • 开学第一课

    虽然还没有开学,昨晚按学校要求,和孩子一起看了央视一套的《开学第一课》。 课程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来讲课的都是世...

  • 再说备课

    近日摸索出一套备课的基本模式,今天利用听课的时间按此模式操作了一下解方程一课,竟然又有新发现,模式也更加完善清楚。...

  • 春水说新语55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难于教育,不听家长话,不按家长的意思去做,还总爱回嘴,说起道理还一套一套。 如果自己的孩...

  • 春水说新语55—言传身教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难于教育,不听家长话,不按家长的意思去做,还总爱回嘴,说起道理还一套一套。 如果自己的孩...

  • 入夥投名状

    今天圣诞,按西方那一套,已经除旧迎新又一年了。按公元这一套,也没剩多少。按农历这一套,还有段日子,不过也是自己骗自...

  • 不按常规

    一 中午吃完饭,忙着处理一个新收的病人。突然来了几个人,有男有女,其中...

  • 奇葩说:按钮按不按

    第五季第八期的奇葩说辩题是“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看到伴侣多爱你,你按还是不按” 当看到这个辩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按套路上的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t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