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婚纱与黑西服
01
毕业这些年,我参加同学好友婚礼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这些当年还是小花童的90后们现在都已经成为婚礼现场的主角,他们走在婚礼的红毯上,穿着西装和婚纱,在亲朋好友面前接受祝福。
婚礼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两人能够结为夫妻,除了要拥有共同的爱情基础,还要经受相爱过程中的各种考验,而在这些考验里,最让人“胆颤心惊”的就是结婚前的“临门一脚”,两人要携手跨过一道存在上千年的门槛——彩礼。
彩礼
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礼的习俗,这种聘礼金俗称“彩礼”。
“彩礼”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虽然有过批判,也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彩礼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在变化中,从上世纪70年代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为代表的四大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礼一直在跟随时代的变化。
70年代的婚礼“四大件 ”
到了今天,除了结婚必备的车子、房子两大硬件,彩礼花样繁多,万里挑一(十万零一块钱)、“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一千张100元和若干50元,算下来超过15万元)、“三斤三两”(面值100元的人民币称足三斤三两,约合13万元)......
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彩礼花样就像不同地区的麻将玩法一样复杂。
我曾经以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彩礼这种传统的婚嫁习俗不应该成为我们90后通向幸福之门的阻碍,但现实情况是,在中国广大的城镇和农村,有很多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90后们,因为彩礼这道门槛,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被阻挡在幸福的门外。
02
昨晚和堂哥聊天,他在上周刚刚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我从他的话语中都能感受到新婚青年的甜蜜。
堂哥1991年出生,在成家之前有过两段感情,最后都是因为彩礼的事情没有谈好,不欢而散错过了姻缘。
堂哥2012年从南航毕业,留在南京工作,当时的女朋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准备一毕业就结婚。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双方父母也都见了面,女方要的彩礼是15万现金加南京一套房子,房子要全款。
虽然当时南京能够买到几千一平米的房子,但是对于农村出身,父母是乡村教师的堂哥来说,全款购房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堂哥向女朋友表明了自己目前的窘境,女朋友的父母表示可以考虑他们贷款买房。
可就在这时,堂哥的父亲被查出脑子里长了一个良性肿瘤,需要尽快手术。
原本提上日程的婚礼只能暂时搁浅。
等到堂哥的父亲做完手术康复后,堂哥又去找女朋友谈了彩礼的问题,她的父母明确告诉堂哥,必须全款买房,一分钱不能少。
原来,女方父母觉得堂哥的父亲动了大的手术,以后不能工作,堂哥作为独生子压力会很大,女儿嫁过去跟他一起还房贷会很辛苦,所以结婚必须要让堂哥拿全款。
那时我才刚上大一,在那个暑假的某天晚上,堂哥在平房顶上哭着对我说:“一场病看人心,平时对你善解人意,一到结婚的时候就胡搅蛮缠,四年爱情敌不过几十万彩礼!”
2015年,堂哥从南京跳槽到了上海,进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项目经理,收入也比刚毕业那会翻了好几倍。
在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个女朋友。
堂哥和女孩情投意合,为了吸取上次的教训,避免夜长梦多,两人认识才6个月,堂哥就决定跟女孩订婚。
女孩来自中部农村,她的父亲表示,结婚必须要在老家办事,至少要办66桌,村里面的人都可以来他家吃酒席,这样嫁女儿比较风光;彩礼金要给十万零一块钱,这叫万里挑一;至少要在县城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再买一辆不低于十万的车。
堂哥在心里核算了一下,这场婚礼办下来至少要60万块钱,他的父亲术后依然有要花钱的地方,自己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而且眼下在老家买房就要背房贷,而堂哥并不想把自己的未来放在老家。
他去跟女孩商量,能不能把那个66桌的酒席宴减少一些。
女孩当场炸毛说:“我父母那么辛苦把我养大,你花点钱娶我让我父母脸上有点面子怎么了!我们全村都是这么嫁女儿的!”
堂哥也很生气:“虽然我现在有点钱了,但我不是傻子,你去找那个愿意给你办66桌酒宴的人去吧!”
堂哥现在的老婆是上海本地人,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她的父母也很早之前就在上海为女儿购置了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
堂哥和父亲去女方家订婚的时候,从老家带了8只鸡8只鸭8瓶茅台8条中华和88888元现金。
这是堂哥给的最多的一次彩礼。
堂哥的岳父岳母倒是善解人意,他们觉得农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到大城市闯荡不容易,而堂哥又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为人淳朴,把女儿交给他靠得住。至于未来小两口是留在上海还是去其他地方,他们都无所谓。
堂哥跟我说:“爱情经不起考验,尤其是用所谓的彩礼来衡量。两个人结婚,经济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三观一定要彼此相合,这样未来才走得长久。女方嫁女儿图的是男人的一个承诺,男方娶媳妇希望得到的是一份理解,我不因为你家的财富去恭维你,你也不必因为我拿不起彩礼看不起我,所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就是这个理。”
03
上世纪70年代的婚礼
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的数据,我国201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个比例曾一度高于120,是世界上最悬殊的出生性别比例之一,这意味着,每出生100个女孩,会多出生20多个男孩。如今,那些在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年代诞生的孩子正在陆续进入婚龄。
20多年来,市场经济发育,城市化进程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有的这些因素交织影响着中国的性别失衡问题。
张伟93年出生,在家排行老四,在他前面有三个哥哥,他的父亲曾经穷其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着“养儿防老”的思想,但是现在,张伟的父亲后悔不已。
2017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三刚过完,63岁的张建平就背起了南下打工的行囊,此去的目的是再辛苦一年,争取给家里的老小娶上个媳妇,而在张建平之前的人生里,他一直在忙着给自己娶媳妇,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娶媳妇。
张伟并没有想过靠他的老父亲打工挣钱娶媳妇,作为一个典型的90后,张伟有他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婚姻观念。
张伟高中毕业后出去打工,也在厂里面谈过好几个女朋友,但是一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的彩礼总是把张伟拒之门外。
张伟也想找一个不花钱的媳妇,因为这样爸爸就不会那么辛苦。
但是现实残酷,家境不好的他,至今没有遇到过一个不要彩礼的姑娘。
在张伟的老家,和他同龄的人早已经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张伟每次过年回老家,都会遭到邻居的奚落。
张建平也找过媒人上门提亲,但是姑娘们一看到张伟家的情况,没有一个愿意的,到了后来,媒人见了他们父子二人也是躲得远远的。
张伟对于自己的现状倒是看得很开:“我现在努力挣钱,以后不行就去越南那边带一个回来,村里就有好几个从那边带回来的新娘,便宜!”
一份联合国的调查报告显示,根据人类男女性的生物学差别,女童的生存率要高出男童不少,但一些地区长期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了如今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出了近三千万人,在中国很多地区,因为男性之间的激烈竞争直接导致了彩礼攀升。
04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是幸福的,婚礼是甜蜜的,新郎是帅气的,新娘是美丽的,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甘甜的,祝福是美好的,生活却是残酷的。
在彩礼这件事情上,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彩礼始终是中国人结婚绕不过去的坎儿。
我记得那天,参加一位好朋友的婚礼,他在婚礼上喝得酩酊大醉,也许是酒劲上来了,他在桌角搂着我的肩膀哭着对我说:“我从小被父母宠着,上学读书靠父母,说自己毕业了要让父母享福,可是我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还是靠父母,后来买房买车接着靠父母,现在娶媳妇的钱也是靠父母,将来如果我有孩子,我还要靠父母帮我带,我的父母给予了我一生的全部,但是我却没有成为一个像我父母那样的父母!”
我看过坐在长江大桥边因为失恋想要自寻短见的姑娘,也看过累的躺在商场外面睡着的快递小哥,还看过很多90后父母头上日渐增长的青丝,在一个人婚礼与葬礼的百年时光中,有多少普通人曾经为了那份彩礼操碎了心,又有多少原本可以相守的恋人劳燕分飞?
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如果不考虑爱情,选择和一个物质条件有保障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婚姻就是偏偏各种阴差阳错,它里面包含着千年的传统习俗,人类的生殖繁衍,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爱情,这一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结晶。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他的短诗《自由与爱情》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写道:“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彩礼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想要根除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毕竟在婚姻这件事上,真正奢侈的不是彩礼,不是钻戒,不是豪车豪宅,而是那颗和你彼此相通的属于你的那颗心。
我在大千世界的千万人海中与一个你相遇,不想因为一份有价的彩礼错过无价的你。














网友评论
1.男方给这么少,你嫁过去不会受重视。有的会说,女方要彩礼少了,婆家会不重视她,然后一段不幸的婚姻就开始了~
2.有人女性会说一个更奇怪的词:安全感! 俩个人 在一起不是因为三观相符,性生活和谐才能到结婚生子这一步吧!女同胞应该在考虑是否接受男性之前,就考虑过男人的赚钱能力,学历,家庭等综合情况吧!一个靠谱的男人才应该是安全感的来源啊~
3.第三种观念-女方父母养大孩子不容易,所以应该多要点啊,或者说给父母养老啥的。我想说给岳父岳母养老,如果是独生女那么是应该的,如果不是,那也应该逢年过节孝顺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孝顺下,但是不该把彩礼这个升级吧,都升级到不孝顺父母了~
4.给女方一个保证。会说如果婆家对自己不好,不给自己钱,不养孩子~这是最后的保障~这点真的要 吐槽下,结婚后也要工作啊,生孩子也有产假啊,当然去过怀孕期间孕吐特别厉害,确实应该保胎休息,又有人会说了,这个时候婆婆不照顾我,老公不管我,这笔钱我就可以保障自己啦~对此我想说的是:这种渣渣一样的家庭和男人你为什么还不离婚~
最后说下我个人的情况:27已婚男士,18年1月1号拿的结婚证。我个人是很反感彩礼这种陋习的,我老婆也理解,结婚没跟我谈过这个,也没要三金啥的。我岳父岳母大人也很开明让她自己看着办,表示只要幸福就好!我和我老婆都是湖北省仙桃市这个地方的,老家那边流行攀比彩礼,要的越多越有面子,我很多年没回去,听说现在彩礼是20万起步了~
【活动链接】http://f.bprst.com/h.xCM5U6
-----------------
复制这条信息,¥LKBR0iraVPc¥ ,打开【手机淘宝】即可查看
刚刚在知乎看到的,
男娶女嫁基于男尊女卑性别文化!
深圳卫视时事评论员陈迪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据中文词源学的解释,“娶”字本身就是来源于“取得”的“取”,而“嫁”则是“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都在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一旦出嫁就是夫家的人了”,男女之间的主从关系一直以来都露骨得理直气壮。支付彩礼的传统本身,就是婚姻制度中男尊女卑的最直观反映,娶媳妇是获得,嫁女儿是失去,因此应该由男方家向女方家支付财货以资补偿。“【彩礼高娶不到老婆,怨谁呢】深圳卫视时事评论员陈迪:“中国传统嫁娶习俗基于男尊女卑性别文化。”
嫁娶的来源,书中指出:
《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作者:黄现璠
家嫁:嫁是女子去男子家,女子无家,以男之家为家。故有“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古语。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所谓“之子于归”,即指此。所以家、嫁音近义同。为什么古代社会婚姻由武力抢夺,演变而为和平出嫁。原有它的历史过程以及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据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一书说,人类婚姻初为群婚制,次为伙伴婚制,再次为对偶婚制,即一夫一妻制。群婚制是男到女方去住,中国先秦时代传说中的舜到娥皇女英家去住,就是具体例子。伙伴制是兄弟共妻或姐妹共夫,《诗经》有诸父诸母之咏,就其表征。此时期,经济关系表现为家族财产权一般全归女子所有,或者男女各有。到对偶婚制产生时,女子已不再拥有财产权,它全归男子。因家从宀豭省声,即家下的豕。豕为私有财产开始之一,它又为古代社会家畜的代表。当时打猎,是男人;饲养家畜,也是男人;拥有猎物和家畜,自然也是男人。家畜在氏族社会末期,是财产的主要内容。女子无财产经济权,自然无家,以男子的家为家,所以出嫁即归家,家嫁音近义同,源于此因。
婚礼中的聘礼,即系卖买婚的遗迹,古礼称为“纳征”。《礼记·内则》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曲礼》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则买妾是真给身价的,聘妻虽具礼物,不过仅存形式,其意已不在于利益了。
出生性别比失调将重男轻女表现的淋漓尽致,重男轻女是由一整套社会制度支持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首先女性要买房,什么,你说我在输出消费主义?为什么男人买房天经地义,女人买房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社会现象呢?无非是人们想把女人工作、赚钱、购置房产的能力剥离,用种种甜蜜的谎言将女人麻痹,让她们不仅失去了这种能力,也失去了拥有这种能力的意识。这样,鼓吹这种甜蜜谎言的人,不仅拥有了稀缺的房产,也在大批沉溺谎言的女性群里中拥有了挑选的权利。
还有一个我觉得可以说清楚,你把巨额彩礼钱的黑锅甩给城镇农村人,但以我所见,以农村人的经济实力还不至于去这么推高彩礼钱,吃饱了撑的么。你自己去想想这是怎么回事,给你一个提示,城市暴发户。。。别总一副高级知识分子看不起城镇农村人的样子好伐吧,什么锅都甩过来,有意思么,只能显得你很无知。你们这种自以为高级知识分子清高得要上天的人啊,以为你们能干嘛,什么都干不了,谁也影响不到,不接地气,现在知道农村是被谁影响了吗。城市全tm是高级知识分子吗,非也,暴发户也是少数,你们升天了一个个都,他们就是主角,嗯,包括那些上了大学不把自己当知识分子的俗人哈,当然我知道,这些人也是歧视农村人的重灾区。
嗯,我到现在才差不多激动起来,不知你哪知眼睛看见我刚才激动了。
我同事小晶就不一样。她和老公是异地,彩礼按男方这边风俗是三万,女方那地儿是十万。小晶的父母考虑到,既然男方家刚给买了婚房,估计家里没什么钱了,咱就要三万走个过场,意思意思算了。还嘱咐小晶不要跟公婆说娘家这边的标准,让公婆为难。结果小晶婆婆专门托人打听了一下,小晶娘家的风俗,愣是把家里仅有的十万块钱全拿了出来,小晶很感动,中午订完婚,下午小晶就如数返还,一分没留。
太物质不行,不物质也不行,伤脑筋
我们这边彩礼一般都是一万一,六万六,八万八。条件好的多拿点,条件不好少拿点,并非天价彩礼。作为女生,我认为彩礼只是男方的一个态度,明智的父母还是会把钱留给他们小两口过日子,或当陪嫁还回去。如果一个男人连一万一的彩礼都不愿给,你觉得以后还能指望他陪你一起照顾父母吗?还有那些说经济条件不好拿不出的,你如果真爱一个姑娘,作为一个男人,你舍得让心爱的姑娘陪你一起受苦吗。这不应该是先努力挣钱,哪怕晚一点结婚,也不能让她受委屈吗。
除了那些真的爱慕虚荣的女孩,大多数女孩都比较通情达理的。那些口口声声说女孩物质的人,明明是你自己没本事,还嘴硬的死承认。这样的人渣,趁早离开。
如果说家境,真的,还没有我家好,但是我也无所谓啊。只要他对我好。他家没车没房我也没说什么!然后他家就给了四万二。而且还好说歹说,结婚当天,没有婚庆没有婚纱。他父母也没有给我封红包。别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结婚了父母连个红包都不给。我还是觉得无所谓,觉得只要他对我好就可以了。在我老家办婚礼,按习俗,都是要杀牛杀羊。然后我家就出钱,一头牛一万五,四只羊一万块钱。四头猪。两万多,还有其他买的烟酒,置办的东西全部办完了,一共花了七万多块钱。意思就是我娘家还贴钱办的婚礼。当时我父母在村里都被别人指指点点,说一个大学生嫁人了结果彩礼才来了四万二,人家初中毕业的女孩子嫁人了彩礼都是25万,简直就是一个赔钱货。但是婆婆说她们那里根本就没有彩礼了,要彩礼都是陋习,觉得四万二那么多很丢脸了,,,,
然后婚礼过后我父母还拿了一万二千六给我带回来,回来后,一万二千六我还拿给婆婆了。结果后来我在家里养胎的时候,不小心听到我婆婆和别人聊天,别人说,你儿子运气真好,四万二就取个大学生媳妇儿回来了,结果婆婆说,那是她傻,我只是跟我儿子说你别迁就她,她那么喜欢你,你只要说我们这边都不给彩礼,她就不会跟你要那么多彩礼的,然后我们给她点彩礼,她就会死心塌地跟着你了,。。。当时我听到,真的是心痛,那么大方的婆婆怎么是这样打算的。还说我傻。那一刻我从心底觉得真的是对不起我自己的父母。要不是我当初那么倔强。现在也不会被轻视,但是当时已经欲哭无泪了。心想着。算了吧。都这样了。没事,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都过去了。。
其实那些都不重要。后来生了一个女儿,生活就是那样吧。我觉得说我嫁给爱情了,我觉得没有。既没有嫁给金钱也没有嫁给爱情。糊里糊涂的吧。现在孩子六个月。我和他出来上班,婆婆在家带孩子。预产期的时候他就辞职回家了,一直到上个月我说我出来上班了他才和我一起出来上班。半年了,都没上过班。一直和我在家里耗着。我觉得男人,你可以没有钱,但是你必须要有责任感!我个人认为我不是一个消极的人,但是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他是独生子,公公婆婆更是把他捧上天。事事依他迁就他。他脾气也是倔得厉害!但是我也不跟他计较,我现在上着班,一个月四千块钱。每个月自己伙食费用600,给婆婆拿1000,然后每个月给孩子买些东西。给老公这边的爷爷奶奶买些吃的穿的东西。剩下的钱我都存着。他自己的钱,不给他父母也不给我,他自己留着的。每个月都要抽四条烟。说了也不听,让戒烟吧,婆婆还偷偷给他买烟。感觉我让他戒烟是我在虐待他一样。现在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我也不说他好他不好的话。希望我的女儿快快长大吧。这样大家都轻松许多。小编啊,我不知道我当初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他到底是对是错了。
作为一个90后,感觉很害怕结婚这种事情。
为了结个婚,就要耗尽大半生积蓄,想想会不会太自私了?你是你,父母是父母,都有各自的生活。如果父母能理解并接受你一个人生活其实也挺好,一切也是挺好的,只是事情往往没想的那么简单
估计我们这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