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撇捺自得的趣味

撇捺自得的趣味

作者: 光印良品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2:49 被阅读0次

文/刘浩

书法对我而言,起初就像小孩子在游乐场,其他玩具都被抢光,百无聊赖之际顺手拿起一块积木慢慢把玩,倒也津津有味,自得其乐。自此,书法成了我少年时代最大的爱好。因为与其一起,无需言语,只需心手交流。


良师

书法的启蒙老师是赵大成老师。赵老师教语文,酷爱艺术,才华横溢。他是个有责任心的师长。课余他号召和组织学生练习书法。受赵老师的影响,我练习书法热情更高。

高一时,赵老师要求练习书法的同学把每天的临帖带回学校。他把同学们的练习之作挂在办公室。课间之余,大家都喜欢到他的办公室来看习作,相互交流。印象中是他的办公室总是满屋墨香,人头涌涌。赵老师还专门邀请石河子的书法家唐家濂给大家上课,讲解书法的渊源和技巧,当场创作、指点大家。有了赵老师的督促和名家的指点,我开始喜欢书法用心练习。

后来由于学习紧张,赵老师不再向大家索要练习的习贴。很多同学就中断了练习,但每天练字的习惯让我坚持下来。即使功课多忙,每天都要临摹一篇习贴直到高中毕业。

高三时,赵老师组织大家参加一个中日青少年书法比赛,我也交了自己的作品。那时对于获奖没有奢望,但没想到两年后,我在大学里接到了获得银奖的证书。这个奖虽然姗姗来迟,也算是对我练习书法的鼓励。

据母亲说,赵老师拿着我的获奖证书找到我家,很开心的讲述着。他为我的获奖兴奋和骄傲。虽然我不在现场,但是根据母亲的描述,让我仿佛看见赵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真心感谢赵老师对我书法的启蒙教育和关怀。因为书法,让我有缘良师的教诲。


益友

同学中大家练习颜真卿的居多,而我一开始练习的是柳公权。高我一届的郭?(名字记不得了)和同学王海宁的哥哥,颜体书法写的很好。一班的张恒书写的颜体也很有特色。那时我从柳体改学颜体,他们三个都是我偷师的对象。

后来遇到一个比我更加痴迷书法的同道之人,名叫高翔。因我俩的母亲是单位同事,我俩都喜爱书法,遂成好友。每次见面,所谈话题都和书法有关。高翔读帖很多,涉猎广泛。那时我对于书法的认识还只限于楷书,而他已经开始临摹魏碑、隶书、行草和印石刻章。通过与高翔的交流,我才认识到书法内涵。那时一起练习书法,也暗中较劲。相互打趣,也相互欣赏。他是我中学时代交往最深的书友。

大学期间的一次暑假,见到读医学的高翔,他满嘴依旧是书法。当他得知我上大学后基本没有练习书法后很诧异和遗憾。看到他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有一丝的愧疚。就如两人相约共同奔赴远方,而我先做了逃兵。

那次之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从母亲那里得知,他后来在协和医科读研,现在定居美国,在哈佛做博士后。最让我佩服的他仍然练习书法,且早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青年书法家,书法已经成为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书法,让我在少年时结识了益友,让我与书法结缘。


心手合一,书文双绝

练习书法练的就是心手合一。长久不练,手就生疏。心里想要的,手里写不出来。练心就是读帖,练手就是临摹。眼界高了,手跟不上,举笔神伤。光练手不读帖,字没有魂,徒劳兴叹。

好的书法离不开好的文章。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从智永的《千字文》到唐寅的《落花诗册》都是文字和书法的双绝。一幅传世名作,一定是书法技巧和文章相结合的绝响。

书法中的技巧就像是“千里马”的千里之能,遇到可以抒发情怀的好文章就如遇到“伯乐”。千里马遇到伯乐,那也是上天安排的一段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兰亭集序》中那几十种“之”的写法,只在《兰亭集序》中才那么百变千颜。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中国书法最高标准莫过于“字如其人”。自古以来,书法好的人灿若星辰,但能流芳百世的书家则凤毛麟角。书家的书风都带着浓浓的个人风采。王羲之就是风流俊雅的代表,颜真卿则是忠孝仁义的典范。

书风和文风也需相得益彰。李清照《声声慢》需要用清丽、飘逸的行草书写,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则与古朴豪迈的苏体相呼应。明朝四大才子的书法最擅长风花雪月的小情调,而黄庭坚长枪大戟的书法最适合他宁静致远的个性。

有些人书法虽好,但因道德的欠缺也无法登堂入室。宋朝的蔡京、秦桧都是书法名家,但因政治上的污点遭人唾弃,书法的造诣无人提及。

其实中国书法的标准是最严苛的。技艺、文采、道德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能书、善文、为人师表的大师只能存在于历史的记忆里,寥寥无几。

因为书法,让我这凡夫俗子资质平庸之辈也能与其结缘。有缘书法,就如徐志摩先生所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相关文章

  • 撇捺自得的趣味

    文/刘浩 书法对我而言,起初就像小孩子在游乐场,其他玩具都被抢光,百无聊赖之际顺手拿起一块积木慢慢把玩,倒也津津有...

  • 夫,天,奉,泰

    撇捺在上,撇低捺高; 撇捺在下,撇高捺低。 泰字符合规则,奉字撇捺在上,但撇高捺低; 天字符号规则,夫字撇捺在下,...

  • 撇捺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不得不说,这副对联很有深度。 “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

  • 撇捺

    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 不可分割。 和世界比, 我们渺小而虚无缥缈, 因为世界太大了。 和周遭比, 我们巨大而坚定不...

  • 撇捺

    每年4月4号是法定假日“撇捺节”。这一天,全国放假,员工不用上班,学生不用上课。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买上几个撇捺...

  • 撇捺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自捺住皆成名,横批撇捺人生!不得不说这幅对联很有深度,“若”字的撇如果...

  • 撇捺

  • 撇捺人生对联撇捺人生是谁写的作者是谁撇捺人生对联的出处

    撇捺人生对联撇捺人生是谁写的作者是谁撇捺人生对联的出处 我给大家纠正一下,《撇捺人生》的原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汉字研究...

  • 撇捺人生(二)

    再来欣赏横批——撇捺人生 “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一撇一捺写正了,“人”字才能好看。 “撇捺人生”,可以理解为人...

  • 四个学习书法的秘诀

    以撇和捺组成的字,这类字的规律是:撇要是短,捺必然长;撇要是长,捺必然扬。撇和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写成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撇捺自得的趣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u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