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40)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40)

作者: fe4e49a813e1 | 来源:发表于2021-09-26 15:39 被阅读0次

  《春》教学设计

王莽九年制学校

刘亚平

设计思想

在讲《春》这一课时,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特点,从用词到句段美再到全文的结构美,理解本文图画美的特点,本文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用,重点是感悟本文的语言美,语言文字中渗透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难点是体会本文情感美。以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训练为手段,以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学习为过程。教学流程以板块儿式教学和主问题的设计相结合,提升课堂有效性。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灵活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造句练习,模仿本课的结构形式,仿写作文,做到学为所用。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角度发,提升语言鉴赏能力,修辞手法运用能力,作文结构模仿能力,增强语文课堂有序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七年级上册一篇非常有名的课文, 无论从语言文字,修辞手法,还是谋篇布局可谓是典范名作,尤其是散文的情感美,流淌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本文是一篇非常值得学生用心来读的一篇美文。

【设计意图】 可以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做到要让学生学习本文的结构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好处于积极性好奇心非常强烈的时期,他们非常喜欢朗读这样的文章, 既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也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难易适中,适合七年级同学用心来学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以学生实际情况定教法,调整训练难易程度,做到因材施教,不生搬硬套。

学习目标:

1、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把握本课结构美。

3、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品味本文语言美。

3、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1.本课要学习用词准确语言美。2.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3.情感美。在后边的练习中,学生就懂得如何运用了。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积累语言, 整体感悟本文的结构美。

【设计意图】本文的特色是语言美,因此要把景物描写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美,要结合时代背景来感悟,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的确很难。

【设计意图】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情感寓于文字之中,需要深情的体悟,才能悟出作者的深情,对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应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

读悟结合,浏览和精读相结合, 听,说,读,写,思维能力训练相结合,发挥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性, 教学设计以板块模式和主问题设计相结合。读——悟——疑——探究——练。

【设计意图】 板块式教学和主问题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整合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思路清晰。从读语言美到悟感情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积累语言,把握课文结构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ppT课件,美文视频和录音。

3.让学生搜集有关春的成语或诗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知识, 使课堂教学富有美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积累美词妙句。

2.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2分钟)

  引导学生说和春有关的诗句,视频播放春天的图片和音乐,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6分钟)

1.读准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嘹亮(liáo)

  薄烟(báo)   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

静默(mò) 抖擞(sǒu)  巢(cháo)

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A. 多音字

水涨起来了zhǎng    他涨红了脸zhàng

应和hè      和平hé

迷藏cáng    宝藏zàng

黄晕yùn    头晕yūn

似的shì      相似sì

B. 解词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精美结构我感知。(18分钟)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拿出笔,给每段标出序号,可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

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盼春 绘春{总:(山,水,太阳)分:草、花、风、雨、人 } 赞春

四、美词美句我喜欢(10分钟)

   我从 _______(词,句)读出了美丽春天的______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或描写方法) 读懂了_______的情感

合作探究:

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五、小结:(2分钟)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朗读自己喜欢的字词。

2. 配乐美读课文,尝试背诵一至四段。

报书设计: 春

盼春

绘春{总:(山,水,太阳)分:草、花、风、雨、人 }

赞春

相关文章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32)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总结 长安区第十一中学 何永华 本学期,我参加了“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积极参加各项...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13)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总结 第二阶段的研修工作,在开学初就由安红涛老师制定了2021年的“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40)

    《春》教学设计 王莽九年制学校 刘亚平 设计思想 在讲《春》这一课时,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特点,从用词到句段美再到...

  • (334)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从20年底加入到宋朝晖老师的”名师+研修体”到今天整整两年了,回...

  • (341)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从20年底加入到宋朝晖老师的”名师+研修体”到今天整整两年了,回...

  • (303)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我们的故事 ——名师+研修共同体年度总结 滦镇街道泉子头初级中学 杨艳茹 2020年有幸加入长安区宋朝辉名师+研修...

  • (338)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小结 王冬茹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

  • 宋朝辉名师+共同体(223)

    宋朝辉名师+共同体学期总结 长安三初 郗锦花 本学期,我们在区名师宋朝辉老师的带领下,在共同体全体成...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21)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魏寨中学 惠倩 回顾在研修体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39)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吴 斌 教学设想​:《智取生辰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古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iq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