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也必须承认——书,是可以为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的依据,但书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自己。
其实这就如同跟吃药一样,药可以治病,但不吃药,即便再好的灵丹妙药,即便是能够起死回生,不吃,依旧无法治愈。
相亲,其实分浏览式与沉浸式,看资料,看条件,算是浏览,短短的几行字一眼秒过,内容尽收眼底,脑子就有了判断——合适or不合适;真正的交往算是沉浸式,可以了解这个人的脾气性格,喜怒哀乐的表现,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有了决定——合适or不合适。
可能会有人说,没有浏览式的判断怎么会有沉浸式的决定,当然是现有游览式才会有沉浸式。
不想太抬杠,《深林见鹿》中,林绍涛、周一鸣有一句很经典的对话:“阴天下雨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用大量的时间去做游览式的相亲,这就难道就不是浪费时间吗?
也许会有人有疑问,这不是成了所谓的“海王”了吗?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如果跟任何一个人交往,都是抱有某种目的性,那是不是就是“钻营”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真的如此功力了,那就不是书能够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了,而是人的问题。
读书,其实是为了应用,而不是为了记住,更不是为了考试,这才是真正读书的意义


网友评论